因為頭城國中和頭城國小都是同一個指導老師,所以國中在練時,國小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等待的時間,可以無聊的玩著橡皮筋。
玩同學的臉。
利用時間趕緊上松香,做最後的準備。
趁機休息放鬆一下心情。
今年則以絲竹的形式排練《敲山》當指定曲。
這是自選曲北管吹牌《大吉三昌》。北管樂中最重要的兩位鼓佬。
其次是吹奏主旋律的嗩吶,一字排開全是娘子軍,主要都是學笛子的學生。
當然負責大鑼、小鈔、小鑼的打擊也是缺一不可。
不過,今年在賽前,頭城國中、小兩校的校長突然都同時接到電話通知,說今年的北管比賽成績必須與絲竹樂成績一起統計,後來雖然還是給兩校的北管絲竹第一名的成績,但已確定無法再參加全國比賽,把北管弄得像陶笛合奏一樣。幾天後,南部還有一所國中校長來電,希望能串聯三校一起向教育部陳情。雖然對於北管絲竹比賽,難免會有人以同額競選的眼光來看,前兩年的確也是只有頭城國中、小各一隊參賽,但今年南部已經開始有學校投入,若能持續發展,自然會慢慢吸引其他學校投入,隨著投入比賽學校的增加,自然會產生良性競爭,北管音樂才有可能因此與時俱進,而不至於淪為活化石的命運。
星期三陪張恩愷和王威羚參加南胡獨奏比賽。
王威羚大約排名第八,很可惜沒進入前六名。
南胡獨奏參賽多達四十一人,張恩愷有點失誤,就掉到中間後一點點。
禮拜五是由周羽柔和林咰如代表學校參加笛子獨奏比賽。
林咰如表現穩健,但也只排名十二。
周羽柔表現就有點失常,不過離第六名就只有0.2的距離,真的很可惜。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