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月初的聚會中,所長就已透露要從佛光大學退休,當時其實大家就有要幫所長在食養辦個榮退餐敘的想法,隔週六月十三日就收到玫君的通知,然後七月二日在台北書院舉辦唯一一次的籌備會,確定了這次餐敘大致進行的方式。
宜蘭的第五屆同學原本就只有我和森均參加,後來連繫到好久不見的妙謙法師,剛好可以湊一輛車。當天中午先去羅東接森均夫婦,再到礁溪火車站與妙謙法師會合,一點四十分才從礁溪出發上國道。
一個小時後,也就是下午三點前,就先抵達366巷的茶坊。這裡的建築維持食養一貫的禪風設計,好像隨便哪一個角落景致都可以入鏡,怎麼拍,怎麼好看,俯拾皆是佳作,可說是攝影新手的天堂。
這兩張是不是看起來好像拍得很有意境呢?
今天最早到的是第四屆的許分草,早上十點就先來這裡寫生,目前旅居新疆寫生作畫。
僧俗窗前論道???
食養山房的蜘蛛有何特別?
不知道是我看錯,還是這裡的風水地理真的太好,蜘蛛竟可以結網結出英文字母!?
下午四點以後,所長將與會的同學集合在二樓,開始“點名”啦。
第八屆的學弟代表獻上他們為所長準備的禮物。
此時姍姍來遲的同學們只能先在旁邊等待所長點名。
第一屆的葉怡均學姐是台北曲藝團的團長,權充這次聚會的主持人。
因為週六晚上有很多戲曲界的同學都有固定的演出,因而都無法出席,所以這個舞獅就是唯一的重頭戲了。
可曾看過有人被獅子咬得這麼開心?
祥獅蹲在一旁裝萌。
接著依偎在所長身旁討摸摸。
葉怡均學姐與她的公子連袂現場演出一段相聲。
為了這次所長榮退,黃議震學長之前就提議拿出一個捲軸讓所有人在上面留言,然後在當天送給所長留念。
所長回憶藝研所成立之初,當時佛大的龔鵬程校長原本是希望成立美學研究所,但所長覺得這樣並不實際,也希望在當前教育界另闢蹊徑,有所作為,所以就成立了後來的藝術學研究所。在這十幾年中,本所其實也經歷了幾場生老病死的人事變化,例如像有些學姐進入本所後,寫論文的進度竟遠不及後來懷孕生子的速度;但也有少數同學在這十幾年內辭世,最明顯的就是今年二月倪再沁老師往生。當然,當前的教育環境不盡人意,讓人有無力回天之感,所以本所幾年前就已決定停招。
第一屆的沈東榮學長準備了一幅自己畫的紅柿圖送給所長。
原本在籌備會上是決議由第八屆負責準備禮物;不過,可能當天來開會的各屆代表沒到齊,事後又沒有將決議內容公告,所以當第十屆班代突然送上禮物,也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這是所長推薦在這裡照相的最佳景點之一,麗莉姐馬上要我幫她在這個景點拍照;目前她本人除了自己的舞蹈團,還開始就讀福州大學的博士班。
這是所長推薦在這裡照相的另一個最佳景點。
這位就是黃議震學長,除了是這次活動的發起人,後來還乾脆支付這次所有人當天的餐費,並發願十年後,若還有人會參加所長榮退十週年紀念,就會贈送每人一個禮物。
鄒森均自從上禮拜收到我匯給他買畫的錢後,現在看到我,都是笑得合不攏嘴,並不時提醒我,他那一幅去年得到中國美展首獎的油畫準備讓藏。
以上是食養這次餐敘的無菜單料理,好像有漏了一兩道菜沒拍到,僅供參考。
原本這次有十四位同學報名聚餐,結果李慧晚上有演出先走了,李文勳大概剛演出完,來不及趕過來,所以就只剩下十二個人用餐。這一桌是善根具足的素菜桌,由左至右分別是金春枝、妙謙法師、林孟錡、孫慧明、吳彩銀和鄒森均。
這一桌自然是繼續以肉食的方式與眾生結緣的優婆塞和優婆夷,左起是已經開始在默默拖垮政府財政的葉淑珍,中間是正在念福州大學念博士班一年級的陳麗莉,然後是入圍第26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最佳表演新秀獎的陳芝后。右邊最後面的是好久不見,任職中視新聞部的陳百嘉,中間是萬世國際公司的總經理馬志剛,最前面的是整張臉都黑一邊的默照居士。
上樓與所長和老師們敬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