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活動是由頭城鎮文化發展協會所主辦,目的是希望能呈現出代代傳承、棒棒接龍、九龍群舞、古城歡樂的節慶文化。
從去年年底開始,學校就已經開始接獲各種演出的邀約,但這個活動訊息,我卻是在前三天才清楚得知有這個演出,但當時我卻人還在海外,所以就只好由指揮董幸霖全權處理。
因為還是在放寒假期間,所以就找了好幾位校友回來幫忙,搭配幾位六年級的學生,就準備要來撐起場面了。
據說頭城鎮數十年前每逢元宵都有「炸龍」的習俗,大人一旁炸龍,孩子們也就跟著有模有樣的拿起畚箕當作龍頭,用竹條和草繩編成孩子龍,跟玩伴們也一起跟著舞龍,這便是孩子龍的典故。今年特別擴大辦理,期盼「孩子龍」能成為頭城在地的文化特色,讓社會大眾都能一起來分享與參與這一段充滿童真與愛的「孩子龍」故事!
第一首演出的曲目是絲竹版的滿面春風,雖然只有區區十位學生,但因為現場音響還不錯,演出的效果也還稱得上是在水平之上。
因為原本主辦單位規劃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所以接下來演出的曲目就只有花好月圓、桃花過渡和牛犁歌等紅色譜本上的曲目。
主持人朱開智先生先為大家解說紀念錦旗的設計理念。
再由徐錫南先生將錦旗和感謝狀致贈給頭城國小的黃志聖校長。
這應該是董幸霖老師當兵前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吧?
青琳姐姐現場發起紅包給參與演出的學生。
這次因為我沒有參與當中的聯繫工作,雖然演出圓滿結束,但或許期末大家都比較忙,演出又是在寒假期間,所以在部分細節的溝通上好像沒有弄得很清楚,有點美中不足。
現場展示的土地公和土地婆。
在地古早手工藝品。
詩書藝文展示義賣。
這個穿著看起來像警察的,其實是岸巡大隊的隊員。
而且他還是十年前國小畢業的國樂學生陳冠宏,此次身兼招募新血的重任。看他這副模樣,顯然海巡應該也不會很操才是,而且一個月還有三、四萬的收入,歡迎有志青年跟他一樣,一起簽下去當志願役。
我找出當時還是五忠學生的陳冠宏參加九十五年音樂比賽的照片,讓大家看看長相有沒有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