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220701_075506.jpg

        第二天的行程是早上八點多從東莒搭船到南竿,因為南竿等於是馬祖的轉運站,也就是不管你要去哪裡,都要經過南竿。上船前,導遊都會先發給人一張登船卡,然後憑卡登船。有鑑於前一天來東莒前吃了藥照樣會暈船,今天特別吃了兩顆;不過,今天的船似乎稍微大一些,看起來也比較乾淨,導遊說是由台北港開過來,原本要五十分鐘的行程,今天只用了三十分鐘。

P_20220701_074920.jpg

        登船前,還看到當地像警車的車輛,最特別的是上面會提醒民眾報案是打118,而不像台灣是打110。要來東莒前,務必特別注意攜帶個人藥品,因為這裡連間藥局都沒有。導遊是說這裡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科別的醫生登島為民眾進行醫療,但如果病患發病時剛好不是該科醫師登島的日子,那病患有時可能就是自己要忍上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像我現在因為眼睛開過刀,所以每天都要塗眼藥膏以保持眼睛濕潤,結果臨出門還是忘了檢查,所以這三天就會一直覺得右眼好像不太舒服。

P_20220701_092117.jpg

P_20220701_092118.jpg

P_20220701_092120.jpg

P_20220701_092220.jpg

P_20220701_092326.jpg

P_20220701_093512.jpg

P_20220701_093538.jpg

P_20220701_093906.jpg

        來到南竿首先去看媽祖巨石像,據說這是媽祖為了振興馬祖地方觀光產業,所以託夢給當地百姓,要求在當地建立這樣一尊巨石像,遂於民國98年6月開工。由於巨石像太過龐大,一般輪船無法托運,所以在請示媽祖後,就將神像切割成365塊分裝托運,再到馬祖當地組裝起來,象徵媽祖庇佑大家一年365天日日都平安;但因為每四年會遇到一次閏年,所以又在下方立了一個小型媽祖像。這座媽祖像號稱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石神像,除了高29.6公尺與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29.6 平方公頃相互輝映,有守護四鄉五島的意涵外;另外也是因為座落於馬祖村後方的門前山之上,就像台灣的文化大學被戲稱為最高學府一般。這尊媽祖像左手持奏版,右手托著一盞燈,每到傍晚六點,這盞燈就會自動點亮,以引導來往船隻。媽祖像所矗立的瞭望臺是設計成運輸艦的結構,最特別的還是如從底下的天后宮回頭往上看,媽祖像右手所托著的燈就又像是個小嬰兒站在媽祖的手掌上。

        當地人對於媽祖的信仰自然是無庸置疑的,導遊黃小慧還講了一個有關於還願的故事。臺灣知名登山探險家李小石的父親早年靠捕魚維生,有一次遇上八級風浪漁船沉沒,據說李小石當下就向媽祖許願,希望父親能平安歸來,四天後李父被發現和船員正抓著浮板在大海中漂流因而獲救,這也促成李小石後來發願帶著媽祖神像爬上聖母峰,看遍世界美景。只可惜李小石於2013年5月攀登中尼邊境的洛子峰並攻頂成功後,卻因高山症併發腦水腫而逝世,享年58歲。大家都知道媽祖有求必應,但有應必還,接下來就看你要用甚麼來還?對此,導遊黃小慧的說法是說李小石是用折壽的方式來還。當下我一聽到時,其實心裡還揪了一下,畢竟沒人知道自己生來到底可以活幾歲?感覺上,為親人折壽好像都是只有古人才會做的事;如果是真的,我還是真為像李小石那樣的性情中人感到可惜,畢竟才享年五十八歲。不過,據悉他早在往生前兩年就留下遺書,主要內容為:「小石的人生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去,一切後事由吾妻青仔全權處理,從簡,見屍則火葬,未見屍遙祭即可,肉身若為他人可用,歡迎自取。」選擇長眠高山,甚至連自己的肉身都可以為他人所用,這等豁達心態恐也非常人所能及。

P_20220701_095312.jpg

P_20220701_095512.JPG

        接下來的行程是經由坑道走到港口的天后宮,這個坑道的入口還刻意做成神轎的樣子,進入坑道的同時也等同於鑽過轎底,有祈求媽祖保佑平安之義,是非常有趣的鑽轎底體驗,十分有特色。導遊是說,當初國軍到馬祖是先借住民房,然後一邊挖坑道,一邊將挖出的石塊砌成房屋居住,這就形成現今馬祖地區獨有的建築特色。馬祖原是不毛之地,到國軍駐防當地才開始植樹,也才造就現在的綠意盎然。當然,因為當時是戰地,所以也實施各種管制,使得民眾日常生活倍受限制極不自由,主要是宵禁、燈火、入出境、電信、金融和電器用品的管制,另外還有一般台灣老百姓想像不到的,如禁止進口籃球、排球、救生圈和輪胎等漂流物,大概是怕有人藉此類物品逃到對岸吧?

P_20220701_101210.jpg

P_20220701_101312.JPG

P_20220701_101834.jpg

P_20220701_101841.JPG

P_20220701_101842.JPG

P_20220701_101843.JPG

P_20220701_101844.JPG

P_20220701_101943.jpg

P_20220701_102043.JPG

        馬祖天后宮面對馬祖港,以前雖然服役洽公時是以北竿為主,但南竿倒也曾來幾次;依稀記得這裡好像有一座古墓,但現在因為廟宇改建,所以已不復見。在港口前有個標示馬祖兩個大字的地標,導遊是說因為這裡是戰地,為了預防偷襲,所以戰士隨身都會帶著一把匕首,因此才會將地標建成匕首狀,稱為馬祖劍碑。

        天后宮牌樓前有兩對石獅,其中一對造型差不多,只是一隻開口,一隻閉口,導遊是說閉口的那一隻是公獅,寓意聽某嘴大富貴;另一對石獅則是傳統造型,其中一隻底下還有隻小獅子,那自然是母獅。最特別的還是兩隻石獅雙腳所踩的石球內還有一顆石球,用手去推,還會滾動,這應該是傳統鏤空雕刻技術的極致了。

IMG_8561.JPG

IMG_8562.JPG

IMG_8563.JPG

IMG_8564.JPG

IMG_8565.JPG

IMG_8566.JPG

IMG_8567.JPG

IMG_8568.JPG

IMG_8569.JPG

IMG_8570.JPG

IMG_8571.JPG

IMG_8573.JPG

        港口旁邊的走道有十二座雕刻,講述媽祖從出生到得道升天並護國祐民的種種事蹟,是我們民間所傳頌的版本。這和當地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的說法略異。這就是整個媽祖宗教文化園區,是由媽祖神像、天后宮、門前山坑道和朝聖步道所組成,並延伸到周圍的馬港商圈。

P_20220701_105238.jpg

P_20220701_105459.jpg

P_20220701_105559.JPG

P_20220701_105659.JPG

P_20220701_105700.JPG

P_20220701_105719.jpg

        接著,趕在十一點前驅車來到八八坑道,八八坑道原為居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在軍方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於1974年完工,施工期歷時約10年,由於落成之日適逢蔣公八十八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但因坑道內長年潮濕,不利戰車保養,故轉為電信中心,因溫度濕度非常穩定,利於釀酒,所以又移交予馬祖酒廠作為儲酒之用。只不過「八八坑道」商標權,在當年和統一集團旗下的世華公司合作時,已經被對方搶先註冊走了;所以從民國一0三年後,現在坊間所販售的八八坑道酒類已經不是馬祖酒廠所生產的了。

        導遊黃小慧還特別指出坑道內岩壁上有一個天然形成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石像,眼口鼻卓然成形,沒去過的人下次可以去找看看。

P_20220701_131919.jpg

P_20220701_132030.JPG

P_20220701_132032.jpg

P_20220701_132033.jpg

P_20220701_132117.jpg

P_20220701_132217.jpg

P_20220701_133841.jpg

P_20220701_134222.jpg

P_20220701_134332.jpg

P_20220701_134646.jpg

P_20220701_134847.jpg

P_20220701_134913.jpg

P_20220701_135204.jpg

P_20220701_135403.jpg

P_20220701_135503.jpg

        逛完八八坑道和鄰近的酒廠,在馬祖觀光商圈附近用完餐後,就直接前往北海坑道。進入坑道前,在海岸邊坡有一個印地安人頭岩,樣貌維妙維肖,是長年受到風蝕和海蝕所天然形成的地貌。至於北海坑道,據說是在1968年為戰略需要而開鑿的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如今在坑道內還特別設立蛙人頂著橡皮艇的塑像,因應疫情,還每個人形模特兒都戴上口罩。

        北海坑道當年開鑿時是出動兩個師、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以及一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三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由於當時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內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只能在退潮時才能進入,所以一般都會建議旅客直接搭乘搖櫓船環遊水道一圈。有人說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

P_20220701_175309.jpg

P_20220701_181113.jpg

P_20220701_181130.jpg

        結束在南竿的行程後,接下來就直接搭船到北竿,然後上壁山觀景台。當年在高登島服役,幾乎所有的大專兵都要接行政業務,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這裡的指揮所洽公;但畢竟時隔近三十年,故地重遊就是一種既熟悉卻又點陌生的感覺。馬祖群島地無三里平,當時來此洽公的文書兵也都是花一百元搭計程車上來,然後再走路下山回各自的營區或辦事處。從觀景台往下看,最明顯的地標就是北竿機場,我是八十三年六月退伍,機場是當年元月十七日啟用,但當時上來洽公大都是來去匆匆,所以大概也是有看沒有見。

        下山後,就在民宿附近的飯館用餐,既然是來外島,吃得當然是以海鮮為主,當中最特別的是淡菜。淡菜叫菜,實際上是貝類海鮮的一種,學名爲綠殼菜蛤,又稱為貽貝,由於營養價值特別高,又被稱為「海中雞蛋」。早期西方國家會將淡菜煮熟、去殼、曬乾製成乾貨,過程中沒有加任何鹽巴,所以稱為淡菜;另一種說法是說淡菜有著自然的海鹹味,因此料理不用放鹽故而得名。同團中有在香港擔任過廚師的遊客特別盛讚當地的淡菜比國外好,隔天中午在另一家餐廳吃飯時,有一位團員還主動出錢幫所有人加點一盤淡菜來加菜。

P_20220701_210111.jpg

        晚上是安排大家到海邊踏浪並尋找藍眼淚,我因為早上吃了兩顆暈船藥,所以到了中午就開始覺得很沒有精神,因此就待在民宿休息。過了九點鐘,通訊軟體傳來他們在海邊用手機拍到的藍眼淚奇景,真是幸運。

P_20220701_190211.jpg

P_20220701_190111.jpg

P_20220701_190000.jpg

        北竿可能沒有星級的飯店,所以住的是民宿,這間民宿是所謂的環保旅店,也就是不提供牙膏、牙刷等盥洗用具,如果隔天續住,也不會更換床單,也算是另一種新的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ung561227 的頭像
    chung561227

    開蘭藝苑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