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喚醒堂是邀請學校北管樂團於七月二十二日早上十點演出,但因為臨時有外縣市的宮廟要來參訪,因此改為下午三點正式演出。老天爺真是會挑時間,挑了一個樂團指揮、校內行政人員都剛好請假的時段,還好有幾位媽媽主動到校來幫忙張羅一些事情。
除了貨車來載樂器,廟方還找來娃娃車來幫忙載學生。
根據喚醒堂一八九六年扶鸞所著成的《渡世慈帆》記載,由於宜蘭瘟疫盛行,良醫缺少,士人吳春麟將自己位於頭圍(今頭城)太陽庄的書齋改設為喚醒堂,堂名有『喚斯民之醒悟』的用意。喚醒堂自創堂起開始扶鸞,直至民國三十二年,神靈降鸞指示封鸞,扶鸞儀式因而中斷。後因鸞堂建築年久失修,隨時有倒塌的危險,由喚醒堂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呂營陳與友人盧潮衡號召發起重建。一九八五年七月奠基,將木造房屋改建成磚造,重建完成之外貌與以往相似。
喚醒堂主祀王靈官,王天君誕生於農曆六月十六日。玉皇上帝敕封為三五火車豁落雷公,又稱火車豁落王靈官。因係道教護法三十六天君之首,亦稱王天君;因係雷部十二雷門之首,又稱雷聲應化大天尊。據明清時期的神仙傳記所載,王靈官本名王惡,為湘陰浮梁之廟神,因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弟子薩守堅眼見其廟祀血食太甚,有傷天和,以飛符火焚其廟,還將王惡燒成了火眼金睛。但王惡以無辜被焚,奏告天庭,玉皇大帝賜以慧眼及金鞭,准其暗中跟隨薩真人,若察有過錯,即可報復前仇。歷十有二年,以慧眼觀察,竟無過錯可歸咎於薩真人,後至閩中,遂拜薩真人為師,誓佐行持。薩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惡為王善,並且奏告天庭,錄為雷部三五火車雷公,又稱豁落靈官。相傳,王靈官忠心赤膽、無私無畏,人讚以「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除了頭上有三隻眼,王靈官的造型最特別的是左手伸出中指的手印,稱為靈官訣。
這次喚醒堂的邀演,主要是由吳廣津先生跟我接洽。雖然看起來應該不是什麼香火鼎盛的大廟,但幾位主事者自掏腰包,包了五千元贊助金給學校樂團。
雖然曲子演得不多,何況又是由我臨時上場代打,但廟方顯然很滿意學校樂團的演出。
演出一結束,還當場決定發給每位同學一個紅包。
裡面其實只有一美元的紙鈔和四張符,根據廟方的說法,這個紅包是有過香爐,主要是放在身邊用來保平安的。
當天晚上天空出現難得一見的紅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