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絲竹樂比賽的指定曲為《步步高》,為了屆時在賽前演出時,讓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熟悉樂曲,原本是打算將主旋律的譜寫出來,配合笛子獨奏CD當成讀譜教材,後來想起在1995年到上海遊學時,曾在當地的電視上看過有人演唱一些填上歌詞的廣東音樂,於是決定將這首歌介紹給學生習唱。首先在大陸網站e網音樂教室(http://www.music888.net/article/2007/1102/4935.html)下載簡譜,將其複製在Word檔後,再使用文字方塊將原本的簡體字覆蓋成繁體字。
《步步高》是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的代表作,也是廣東音樂中描繪節慶氣氛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輕快激昂,層層遞增,節奏明快,音浪疊起疊落,一張一弛,音樂富有動力,给人以奮發向上的積極意義。這是海政歌舞團詞曲作家付林為《步步高》填的詞。顯然,他把《步步高》與人們過春節聯繫在一起了。的確,中國人喜歡過大年圖個吉利,還有什麼樂曲的名字比“步步高”更吉利呢?於是乎,廣東音樂《步步高》也成了名正言顺的喜慶樂曲。《步步高》對於春節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音樂本身,它所表達的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彰顯的是中華民族的積極進取的精神。(載於《音樂生活》2009年第2期http://tzblog.com/user1/chenhuihui/archives/2010/20102472010.html )
這裡有影片可參考唱法 (http://www.56.com/u68/v_NDQ2ODExNzc.html ), 歌詞也是根據這個版本修訂;另外還有民族唱腔的版本(http://www.56.com/u55/v_NTUwOTk1NzI.html ),不過歌詞差別比較大。
新春到,春風吹綠了楊柳稍,千家萬戶門窗都打開了。
老的老,少的少,笑聲高,歡天喜地好熱鬧哇!
你看那大街小巷放禮花,
你看那村裡村外霹哩啪啦放呀嘛放鞭炮,
孩子們手提著花花綠綠大燈籠,滿街是燈火照。
你快看那對面來了秧歌隊,
喇叭吹,鑼鼓敲,七咕隆咚、八咕隆咚,一咚一咚嗆。
舞獅子,耍長龍,還有豬八戒背那小媳婦,孫悟空他力斬群妖。
滿街鑼鼓,滿街鞭炮,滿街是歌聲笑聲一浪更比一浪高,
那個新春到,處處掀起了春潮。
祝願家家幸福快樂萬事,如意新年好。
讓我們共同攜手,並肩齊向前,除舊迎新,步步登高。
會教唱這首歌既然是緣起於絲竹樂比賽的指定曲,因此樂團的學生學起來也格外投入。
有的學生還會在下課時間,特地留下來小練一下。
這首歌描寫傳統社會中國人過新年的情形,歌詞內容對現在的學生而言,卻似乎還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下課時間,最常聽見學生「七咕隆咚、八咕隆咚,一咚一咚嗆」的踏歌而去。
這位學生也未免唱得太過投入,完全無視相機就在眼前。
大陸琵琶演奏教育家葉緒然先生曾將此曲配上指法,改編為琵琶獨奏曲,因此在下課前也會彈奏琵琶為學生伴奏練唱。
學務處預計將在十月八日起兩週內,利用每天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舉辦「飛揚的音符」活動,這位同學在我蘋果西打的利誘下,願意在眾人面前演唱這首歌,每天中午還主動先到音樂教室等我練習配唱。這首歌音域廣且偏高,但這位同學只要遇到高音部分,在沒人指導的狀況下,就懂得運用假聲的技巧帶過去,十分難得。
其他同學對這個活動好像也很有興趣,在沒人要求的狀況下,也主動一起練唱。
☺---------------------------------------我是分隔線------------------------------------☺
由於每週要上二十堂課,這張被八十雙手摸過的樂譜滿布皺痕,還有同學寫下的註記,有的還特別打上星星的符號。
這張被一百雙手摸過的樂譜不但有明顯的摺痕和破損的情況,還有同學一開始寫下的注音符號。
雖然第一次只教一行,第二次也才再教三行,但這首歌畢竟是由器樂曲改編,學起來還是有點難度;尤其是歌曲中頻繁出現的大音程跳動和後半拍起句,對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充分考驗其學習的耐性。
不過,教學的成功與否,有一半還是決定於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這位被叫到椅子上罰站的學生雖然坐不住,但起碼還是有一點羞恥心。
這兩位應屆畢業生恐怕到現在還搞不清楚來學校上課的目的是什麼?
至於這兩位假上廁所之名,卻躲在外面走廊不進來,還在鏡頭前手舞足蹈的傢伙,……。
拿摩現喜世界不動如來。
拿摩日光世界月光如來。
拿摩無垢世界無垢光如來。
拿摩東方無憂世界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唵。布達。美志。勉。梭哈。
願此功德迴向現前之冤親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