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課程下,學校社團面臨的困境/張蓓玲

我國自九十學年度起逐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該課程改變傳統學科的分類及內容,譬如在綜合活動領域綱要中,就明文規定該領域的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學習者進行體驗、省思與實踐,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包括符合綜合活動理念之輔導活動、童軍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服務學習活動,以及需要跨越學習領域聯絡合作的學習活動。

以前在國中、小階段,團體活動是一週兩節,輔導活動、童軍活動和家政活動各佔一節,所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整個綜合活動領域在時數的分配上其實是變少的,因此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對學校社團發展會造成衝擊,這是無庸置疑的。

首先,如前所述,原本的課程已被擠壓成只剩三節課,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要如何去分配時間,本來就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再加上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全面實施周休二日後,各級學校也開始實行每周上課五天,所以上課的總時數又減少,自然更擠壓到領域課程。

其次,因為要發展學校特色課程,達成學校本位能力指標,於是這些課程就需要利用彈性時間來進行教學,目前高年級所需要的五節,中年級所需要的三節及低年級所需要的二至三節的彈性時間要從哪裡去安排?所以之前的領域課程又再被擠壓。

所以,現在主要的問題癥結在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除了原來的領域課程,又增加了學校特色課程,就是所謂的彈性時間,又因為上課時間減少,使得領域課程時間又再被擠壓,造成原有的社團活動時間根本沒辦法去做。或許有人會問,是否可以利用三節的綜合活動時間來上社團?但由於綜合活動本身也有其能力指標要完成,如果拿來上社團,就會有許多原本規定該教的東西,會因為時間不足而沒辦法教。

畢竟現在九年一貫的課程性質已經不同於以往,現在是以統整及合科教學為原則;更何況,以現在經營社團的方式,也不符合綜合活動實踐、省思、體驗的精神,也無法達成認識自我、生活經營、社會參與和保護自我與環境等四個主題軸的能力指標。所以坦白說,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學校社團跟以前比較起來,的確不太好做,除非用彈性時間來做社團活動,也就是學校必須放棄原有的學校特色課程,要不然就是把學校特色課程結合社團活動。畢竟,學校特色課程並沒有規定非得要認識這個學校的古往今來;所謂的學校特色,是指只有我們學校有,而別的學校沒有東西。所以,怎樣發展我們的學校特色,其實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要按照現在的課程模式。

九年一貫課程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或許因為沒有把方向抓準,所以在課程的建構上,大家其實也很模糊。其實,九年一貫課程是希望將社團轉型成另一種訓練模式,讓它不單單只是單純的社團活動,而是最終能與課程相結合,達到直的連貫與橫的統整,只是目前似乎還沒找到最適當的推動模式。

 

張蓓玲畢業於嘉義師院語教系及花蓮師院國教所語教組,於92至95學年度擔任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綜合活動領域專任輔導員,現為頭城國小低年級導師。

 

 

國民教育社群網 - 課程綱要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