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曲水流觴,今有食養聚會。

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的雅會活動。據考它起源於春秋時代在水邊舉行除災的祭祀,古稱「禊祠」;漢代以後逐漸變為一種民俗活動,且都在季春上巳之日(即 農曆三月三日 )舉行。魏晉時才成為士大夫之間的一種宴饗集會雅事,而稱為「修禊」。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便是描述永和九年那次晉朝士大夫們在會稽山陰舉行的修禊活動;文中說:「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文人們相聚於一個景色宜人的地方,然後引水分流,因流設席,激水推杯,至席前取而飲之,謂之「禊飲」;由於流杯池曲折分流,故有「曲水」之稱;禊飲之際,伴以樂舞佳餚,酒闌賦詩,一觴一詠,誠足以暢敘幽情!

       本所的年度聚會原起自於第一屆學長姐所要求,為了凝聚所內的向心力所發起的活動。由於當初就是訂在所長的生日前後,但時日一久,即使是所長的好友,也經常誤以為是專為所長祝壽而辦的活動,已非當時舉辦的初衷。

☺-----------------------------------我是分隔線--------------------------------☺

下午一點四十分與可宜、宏杰在頭城火車站會合。

由森均擔任駕駛,開著我的福特休旅車上雪山隧道。

同行不相忌,昔日風光一時的POWER教師杜守正,在歷經杏壇各種風風雨雨的考驗,以及借調三峽國小主任後,目前已歸建回水源國小擔任教務主任。

以前在班版為守正整理的個人資料:http://board01.tacocity.com.tw/USER/fguart/message.phtml?user=fguart&type=USER&uid=1399220&rnd=2e5c97184cd673b5e0422fb0b08de858&title=%BB%7B%C3%D1%A1m%A7%F9%A6u%A5%BF%A1n&tID=896155&ck=ttRfL0yygXwoI&fpage=4

如無意外,可宜準備於六月提論文口考;至於守正,因為之前已曾休學過,大概也只剩半年左右的時間。如果說物以類聚,那此時坐在中間的我,是否也快修成正果了?!

左起:廖松樹、林宏杰,以及論文尚未生出來,卻在一年內又生出一棟房子的鄒森均和潘老師。

介紹師長:左起~被喻為最完美男人的喻肇青老師、潘老師。

左起~食養的主人林炳輝、詩人管管、所長及喻肇青老師。


用餐前,所長分析當前兩岸文化產業現況。

聆聽所長開示。

因為演出的關係,這次本班只來了十位同學。

春枝即將遠赴歐洲講學兩個月,為台灣茶藝發展進軍海外。

本所的事跡或許在大家都百年之後,會逐漸流傳成為傳奇,只是不知後人會如何看圖說故事,寫出怎樣的官野史。

美萍為大家盛招牌的蓮花雞湯,左為其學校同事兼現任男友。

生魚片(鮭魚.海鱺.花枝.干貝.魚皮.茄子.大蘆筍.羅美生菜.白木耳.紫菜等...)

芋泥薏仁淋上桂圓糖漿,據說上面還有金箔,眼尖的你是否看得出來。

傳說中的店貓林小咪它大方自在完全不在意我們這些食給摸給拍照一點都不閃躲。這張是網路上抓的,所以不要問我這位Cherry小姐是誰?不過我當天真的有親眼見到,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一定要跟它合影。只是下次是何時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ung561227 的頭像
    chung561227

    開蘭藝苑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