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的民俗藝術

李耿嘉

一、   前言

人類對於自己所生活環境,一旦時間久了,必然對這塊土地產生情感。產生情感之後,自然會珍惜這塊土地上一切,包括有形的自然環境與無形的民族文化。自然環境的維護,在環保教育提倡下,逐漸受到重視。而相對的,文化資產的維護工作,特別是鄉土的文化推展,卻不及環保教育。幸而近年來學者、政府、教育單位大力推行鄉土教育,鄉土的民族文化才得以受到重視。

由於各界一致體認民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民俗藝術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因為民俗藝術最具群性、實用性和生活性,所蘊藏的民族意識、思想、情感最為豐富,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因此,在這個單元中,我們將要一同探討民俗藝術的意和內涵,並介紹幾項典型的民俗技藝,最後再加上單元活動,以加深大家對鄉土民俗藝術認識。

二、何謂鄉土的民俗藝術

所謂「鄉土的」是指生活這一塊土地上的,它不是外來的;它是在這塊土地上成長、結果的。因此「鄉土的」民俗藝術,就其抽象意義而言,是指它草根性、群眾性;而落實來講,則是以台灣現的傳統民俗藝術,來說明民俗藝術歷史與發展,進而維護發揚民俗藝術。

民俗藝術內容包含很廣,分類的方法也不太相同,根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編「民俗藝術的維護」(註一),將民俗藝術分為兩大類:

()造形藝術:包括民間的繪畫、工藝、雕塑、建築等等,屬於靜態的實體藝術。

()表演藝術:包括民間的戲劇、音樂、舞蹈、體育等等,屬於動態的非實體藝術。

這種所提到的民俗藝術與一般所說的藝術並不相同,它的主要特色不完全表現藝術性包含了實用性與生活性例如一些工藝品的產生,是民間用來作為日常必需品或祭祀用品;一些表演藝術最初只是用作配合祭祀的儀式或農忙。農閑時即興吟誦出來的歌曲或小調。這些原來都未經精雕細琢,但慢慢的,民眾根據經驗,把美學或藝術觀念無形中融入,建立一套屬於民間的審美系統,而形成所謂的民俗藝術。

三、造形藝術

造形藝術種類繁多,限於篇幅,僅就工藝、繪畫、童玩三部份與諸位共同探討。

甲、    工藝

藝包括雕藝、編藝、塑藝等部份。首先,在雕刻藝術方面,在台灣民間生活中,雕刻應用十分常見,像布袋戲木偶的頭面製作、廟宇神像雕刻、石雕和墓碑雕飾等,都是劇藝術所呈現不同的風貌,其中又以廟宇最為豐富。台灣廟宇相當多,因此從廟宇建築中一窺台灣的雕刻藝術,是再恰當不過了。廟宇中除了神像雕刻外,所採用的石材、木材,經常可以見到造形美觀、細膩而精彩的雕刻,例如龍柱、石鼓、石獅、壁雕...等。而這些雕刻不僅在外觀上呈現視覺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從這些雕刻中,可以顯現出我民族獨特的造形感覺和生活情感、信仰、思想。

其次,在編藝方面,其呈現的內容更具生活化和實用性,包括藺草(通稱大甲帽、席)、斗笠、燈籠、花燈、油紙傘、扇子、竹編、簑衣、草鞋等,而這些編織藝術的形成,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地理因素,那就是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台灣本地所產的藺草、竹、簑葉,可說是就地取材台灣中部的一項特產-大甲草蓆、帽、大甲帽蓆所使用的三角藺草,生長在大安溪下游兩岸濕地,收割後的三角藺草,必須在陽光下曝曬五-六天,待顏色轉為金黃色再將不完全成葉剝去,再用細針依斷面之三角,剖分成二支或三支。剖開後的藺草必須再經過搥草、揉草、舖草等程序,使它柔軟肩扁平才可以開始編織。

工藝最後一個部份要談的是塑藝。塑藝的內容包括泥塑、皮塑、土黏香布布袋戲偶、糖塔、陶藝、燒烤玻璃、獅頭製作、交趾陶等。在這麼多民俗技藝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交趾陶,因為台灣交趾陶可說是聞名中外,連元首到國外參觀時所致贈的禮物,經常是以交趾陶為主。交趾陶融合了繪畫、雕塑、燒陶的民俗藝術,在台灣廟宇藝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製成方法是以香港土、金門土、高嶺土、田土....等,依一定比例混合,將黏土作成土胚陰乾之後,繪上彩釉,再以約八百度的溫度一次燒成。真正的交趾陶精品有著寶石般晶瑩剔透的色彩,這些釉彩屬於低溫鉛釉,以黃、藍、赭、胭脂紅、綠色為主,豔麗樸素、雅而不俗。

乙、    繪畫

繪畫包括三個部份:民俗彩繪、木畫畫、民俗版畫。

民俗彩繪應用的地方,幾乎都是在廟宇之中,題材多是配合廟宇建築,如山林、龍、鳳等吉祥物。彩繪所使用的顏料,類似油畫顏料。台灣民俗彩繪的特色是色彩鮮艷華麗,內容充滿想像創意,例如一條氣勢風發的巨龍,左爪持執珠,全身擁有七、八種動物的局部特徵,神情威嚴中帶著親切感。

木書畫是用一扁平而刻有數道寛狹不等的凹槽木片或竹片蘸墨來書寫或書龍、鷹、蝴蝶之類的圖畫,而隨著線條的轉折,可造成類似長巾翻飛的美感。木片的凹槽溝因沾不到墨,也形成了線條飛白的效果,故又稱之為「飛白板畫」,這種技藝在唐代就很流行了,至今仍能見到。

台灣的民俗版畫承襲大陸閩粵地區的形式,題材豐富,造型樸素,一般而言並不是純粹為創作、觀賞用的藝術品,而是具有與民間生活尤其是宗教信仰息息相關的實用性。其種類有經書、善書、文志、門楣掛箋、門神、方斗、對聯,糊紙業專用的彩紙版畫、冥紙...等,學者多將門楣掛箋、門神等吉祥圖案,宗教版畫稱之為民俗版畫。

丙、    童玩

毽子

現今一般所見到的毽子大多是粗製濫造的產品,其實製工精美的毽子,可分為寶塔形、球形、四分雉尾形、五分雉尾形等。一個精巧的毽子除了要用好的雞毛外,「墊子」的材料也很重要,古代用銅錢當「墊子」,現代則用五金行的螺絲墊替代,因其厚重輕薄不一,做出的成品具有「不倒翁」的彈性,拋向空中後則反轉成直線下降、既輕盈又穩定,效果極佳。

風箏

風箏又稱為「紙鳶」,傳說起源「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鳶飛空告急於外」(註二)。在民間習俗中,紙鳶的功用是,清明節或重病復原後,將禍患、疾病寫在紙鳶上,再斷線任風箏遠離,意謂一切苦難隨風遠去。至於風箏的形式,可說是千奇百怪,尤其是近年來民俗體育提倡下,風箏的製成方法日新月異,然而不論那一種造型,其原理都是藉著流氣推力而昇揚於空中。

陀螺

陀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明朝,根據記載,那時的陀螺是木製的,實心無柄,用子繞好,一拋一抽,陀螺便在地上無聲的旋轉,再用繩子鞭它,便可轉個不停。目前在台灣的陀螺至少有塑膠陀螺、鐵陀螺和木陀螺三種。鐵陀螺比較少見而特殊,由頂面看,還不到三公分半寛,就像六瓣花朵當中凹陷,由側面看,則是三角錐形,上邊平,下邊尖,高約一公分。木陀螺相當普遍,製作方法是把一截圓木修成上圓下尖的陀螺形後磨光,在尖端釘進一根鐵釘,再用鐵鉗截去釘帽,把露在陀螺外約一公分的鐵釘敲扁,磨光便完成。

 

 

其他

童玩的種類除了上述之外,還有九連環、揘麵人、扯鈴、吹糖、草編、摺紙、畫糖等,這些童玩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它背後卻隱藏一層深厚的意義,它不僅反應當時社會的風俗民情,它融入許多人文思想,這絕非現代兒童的電視遊樂器所能替代的。

四、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所涵蓋的層面比起造形術而言更廣,大致上可分成三個部份:民俗音樂、雜技、偶戲與大戲,表演藝術中亦有可能包括造形藝術,例如扯鈴,鈴的製成和其外形,在內容上是屬於造形藝術,而扯鈴的表演動作名稱則是表演藝術的範疇,因此在此想提出一點加以說明,就是有些民俗技藝,它可能既是造形藝術也是表演藝術。

甲、    民俗音樂

民俗音樂的內容大致上可就四個方向來探討,第一個就是依民族特性的不同而產生民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大概分成四個族群,族群文化的差異使得各民族的音樂發展各具特色,內容包括河洛民歌、客家民歌、原住民歌與大陸其他各省民歌。

 

第二個就是依戲劇的類而有不同的戲劇音樂。台灣的戲劇包括歌仔戲、客家採茶戲、亂彈戲(北管戲、四平戲、子弟戲)、梨園戲、高甲戲、皮影戲、傀儡戲、布袋戲,而各種戲劇所使用的音樂、槳器並不太相同,而且隨著時代在變,如歌仔戲,早期所採用的是漳洲一帶的民間小調,最初只用手鼓和月琴,後來受南管、北管的影響,而採用三弦、琵琶、洞簫、鑼、鼓、嗩吶等樂器。中期則採取本省地方小調,做為其重要唱腔曲調。而現在它更引進黃梅調或現代歌謠,採用現代樂器,由此可見戲劇音樂並非一成不變。

第三個就是依舞蹈的不同而產生舞蹈音樂,這裡指的是民俗舞蹈,本省的舞蹈主要有車鼓、三腳採茶、牛犁歌、原住民舞蹈。第四個就是依宗教的信仰而有不同的宗教音樂,伴隨宗教儀式的音樂,我們稱為「宗教音樂」,就本省而言,至少包括儒-祭孔音樂、釋-佛教音樂、道-道教音樂,另外民間的「牽亡陣」和原住民族的祭典音樂,也是值得我們去注意部份。

 

乙、    雜技

雜技目前在本省各項民俗表演活動中最為常見,一方面雜技表演十分熱鬧,另一方面雜技推展較為容易。雜技的內容包括:舞獅、舞龍、高蹺陣、布馬陣、跳鼓陣、鬥牛陣、宋江陣、國術、跳繩、踢毽、扯鈴等。

台灣的舞獅以新竹為界分成南北兩獅,即台南部獅和台北部獅,其種類有閉口獅(亦稱雞籠獅,台灣南部獅屬之)、開口獅(亦稱 仔獅,台灣北部獅屬之)、醒獅(廣東獅,華僑地區居多)、北方獅(北京獅,華僑地區及舞台、電影上表演居多。)

布馬陣就是表演者穿上以藤製骨架、周圍糊上布的布馬,做出各式的表演動作,騎布馬者為狀元,身穿大紅袍,牽馬的馬伕是一丑角,也是整團的靈魂人物,伴奏的樂器有鑼、鼓、鈸,一般在表演時大多為七人。

跳鼓陣目前在台灣部份中小學中,已成為重點推展項目,演出時有一人背鼓,並以此人為活動中心,做多樣的隊型變化,跳躍進退,故稱為跳鼓,可以說是一種豪壯振聲威的民間軍樂陣頭。

鬥牛陣源於浙江金華府,但台灣目前的鬥牛陣則為農村間自行發展出的一種味性表演。它是以武術為基礎,加上一些布馬陣的身段,以兩頭布製水牛互鬥為表演方式。

至於跳繩、扯鈴、踢毽,目前均列入民俗體育重要項目中,在學習這些技藝中,不僅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技藝表演裡面,可以看到民族特有的藝術性,傳承性與文化性格,因此在國中小裡頭,經常可見到這些民俗技藝。

 

 

丙、    偶戲與大戲

偶戲可分為平面的皮影戲和手托的掌中戲以及假繩線或木棒等媒介物來操縱戲偶的傀儡戲。偶戲的藝術特質是它透過假設、幻想、突出與誇張的表演中,反映出中國人的生活情感,雖然這些木偶是沒有生命的,但透過演師靈巧的雙手,賦予它生命,將它靈活地呈現在觀眾之前。

大戲的內容有南管戲、北管戲、高甲戲、四平戲、採茶歌仔戲等。在民俗音樂部份中,我們已略述過戲劇音樂,這裡所要強調是表演的內容。南管戲的故事題材多是才子佳人故事且唱腔細膩、曲文優雅,北管戲則不然,它的故事題材較廣,英雄豪俠,忠孝節義、歷史傳說等都有,因此頗受一般觀眾喜愛。四平戲屬於北管系統,但在台灣並不像其他戲曲受歡迎。高甲戲的內容多演武戲,所以又稱「戈甲戲」。至於歌仔戲的內容則隨時代演變而不固定。

五、結語

民俗藝術的種類相當多且繁雜,限於篇幅無法詳述,況且認識民俗藝術並非短時間可以完成,這是只是一個開端,盼望這篇「鄉土的民俗藝術」能夠喚起大家對鄉土文化的注意,進而推廣鄉土文化,這才是本文最終目的。

 

http://www.wxes.tc.edu.tw/country_web/2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