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本來也打算到桃園展演中心去觀賞音樂劇《四月望雨》,但因為當天確定有事,所以就放棄了。因為之前在網路上好像有看到該劇隔年會在新北再度加演,所以接下來就每隔幾天都會去看江翊睿和于浩威的臉書,果然在二月下旬就讓我看到《四月望雨》將要在三月四日和五日於新北藝文中心演出的訊息,就趕緊到宜蘭演藝廳的售票處去購買三月四日的票。
當天是搭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的首都客運到世貿中心,然後再轉搭捷運到江子翠站。因為我平常中餐都比較晚吃,原本還打算到了新北藝文中心後,再簡單買點東西果腹,結果到了門口已經兩點二十五分,所以就只好空腹看戲,也算是為藝術犧牲了。
因為之前都是在國父紀念館和國家戲劇院觀賞該劇,第一次進到新北藝文中心,當下就會覺得舞台真的不大,座位也沒比宜蘭演藝廳多上幾個座位,有機會應該也可以考慮來宜蘭演出才是,何況主演之一的于浩威還是我們宜蘭人,其實應該可以爭取一下才是。
除了場地大小不一樣,在劇情和演繹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語言方面,比之前的版本多了不少日語台詞,這或許更貼合當時日據時期的時代背景,不過對演員的挑戰就比較大。像于浩威所飾演的吉川祥一,不但要講日語,還要刻意講不太標準的台語,應該讓身為宜蘭人的他為此下了不少工夫準備才是。還有像飾演古倫美亞唱片會社柏野社長的陳何家,之前的演出版本原本就是以日語為主,這次還幾乎全場都穿著和服,不像之前是以西裝為主,所以這次的經典重現也是有做了些考據還原功夫;只不過後面有一場記者到學校排練場採訪鄧雨賢的戲,最後記者給大家拍照時,我好像看到有一位演員很自然的比出勝利的手勢,這應該不是那個時代所該出現的手勢。
這部音樂劇至今已經上演了十六個年頭,除了陳何家外,另一個十六年來演出同一個角色的就是是演男主角鄧雨賢的江翊睿。隨著年歲的增長,江翊睿在外貌體型上不免有些差異,但歌聲卻是似乎完全聽不出有任何歲月的痕跡;而且不知是因為年紀漸長,人生經歷豐富,還是因為真的演技大爆發,我覺得在最後演鄧雨賢在臨終前身上裹著棉被,緩緩走向鋼琴,然後一面彈著簡單的音符,一面和妻子鍾有妹唱著「感謝你煮的每一餐飯」這首歌時,還真讓我彷彿感受到鄧雨賢逐漸油盡燈枯,面臨生離死別的無奈滋味。
鄧雨賢所創作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這四首歌之所以會感人,甚至引起共鳴,乃是分別代表喜悅、哀愁、希望和破滅,這是大多數人一生都會經歷的過程;也象徵著臺灣人的韌性,儘管歷經苦難,仍然可以在春暖之際重生。不過,這次演出多了一位新演員吳碩恩,身高比其他演員平均都高出一個頭以上,所以當江翊睿一出場時,我還很驚訝怎麼才幾年不見,江翊睿什麼時候突然就變得這麼矮!
這次飾演女主角純純的是賴珮如,我平時對演藝新聞並不太關注,只知道她當過空姐,參加過《超級星光大道》,在參加《聲林之王》時一砲而紅,溫暖的嗓音讓蕭敬騰和林宥嘉讚「很會說故事的聲音」、「啞掉也很好聽」,歌唱實力備受肯定,如此而已。因為我現在視力時好時壞,雖然是坐在第七排,但演出過程中,我時常會看不清楚台上演員的五官和表情。之前飾演女主角純純的洪瑞襄都是以旗袍為主,但這次賴珮如的演出服飾則是以時裝為主;若不是因為服裝風格反差太大,有時恍惚間我還真以為聽到的是洪瑞襄的歌聲。
在男女主角互動的戲份中,這次增加些台詞和情節。譬如之前在兩人獨處互動的戲份,才說不到三句話,就開始唱起了二重唱《四月望雨》,表現一種較為含蓄、欲語還休的情感;但這次則先用言詞互相表達對方對自己事業上助益的感謝後,才接著唱二重唱,比較有前後呼應的效果。另外還先增加愛愛告訴同公司的女歌手,如果遇到心儀的對象,可以把手帕丟下,主動製造兩人認識互動機會的劇情。而就在唱完二重唱後,純純先行離開,鄧雨賢就立馬在鋼琴上發現純純的手巾,感覺編劇上比起之前做了更多鋪陳和伏筆。
據傳歷史上的純純曾與一位帝國大學的大學生相戀,但因為本身學歷不高,遭對方父母嫌棄,所以一怒之下就找了個年輕日本男子結婚,而于浩威所飾演的是吉川祥一就是結合這兩個身分的虛構角色。在劇中有獨唱一首《路燈伊知影》,我個人還蠻喜歡的;不過于浩威在唱這首歌時,好像有好幾句的倒數第三個都會稍微慢出來,相較於之前陳彥廷中規中矩的版本,可能是因為之前聽得比較多次,所以還是比較認同後者。當然不是說完全都不能拖拍子,情緒到了,偶一為之還是很有特色;像之前史茵茵唱的《跳舞時代》,每一段在不同地方也是有拖一下,但聽起來就識自帶一種慵懶隨興,卻又風情萬種的感覺。
《路燈伊知影》陳彥廷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Xsvk9eINw
《路燈伊知影》于浩威版本:https://www.facebook.com/allmusictheatre/videos/1947641672096131?locale=ms_MY
陳彥廷這次沒有飾演屢被純純發好人卡的吉川祥一,而是飾演樂當工具人的陳君玉。據愛愛生前受訪的影片中描述,純純開了咖啡廳後,有時想外出跟別的男人約會時,就會叫陳君玉來幫忙顧店,而據說平時脾氣也一向不太好的陳君玉竟然一句話也不說,還真的來幫忙顧店。之前飾演陳君玉的程伯仁感覺上比較像憤青,而陳彥廷演來則略帶儒雅之氣,他在吉川祥一向純純告白,然後兩人同時攜手離開咖啡廳後,接著又馬上聽到中日大戰即將一觸即發的消息,就唱了一首《漂流的龍子》。歌曲中表達陳君玉個人強烈的大中國思想,但個人認為,陳君玉在接連遭遇感情和志業的雙重打擊,情緒上應該是百感交集,只糾結於國家大事,似乎不太合乎人情世故。有詩聖之稱的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在《春望》一詩中,於家國之恨外,也有白髮疏落、老之將至之嘆,更增一層垂暮之哀,可見國家文化和個人情感都是優秀詩歌的源泉。但整體而言,這次音樂劇《四月望雨》的演出讓我對表演藝術的可能性多了一種新的體驗。
對照當前情勢,日據時代,不少台灣青年被迫到南洋當軍伕,而現在的台灣未來卻也可能當美國的馬前卒與中共對抗,歷史果然是會不斷重演。就如劇中所呈現,戰爭一旦發生,人力動員、物資管制、民財榨盡、空襲不斷在所難免;台灣已六十餘年沒發生過戰事,難免有些人有些天真的想法,將來局勢如何發展,且看台灣人的智慧有多高和業障有多重。
演出結束後,主要演員還在門口與觀眾合照,現場還有販售文創商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