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是音樂三要素之一,音樂有了節奏,音的行列(曲調)與體積(和聲)才能產生豐富的生命力,德國學者俾爾羅特(Billroth)強調:「只節奏一樣已可當作音樂了(註一)。所謂「節奏感」是指對音的長短、快慢、強弱的感覺,這是身體中的一種本能感覺,康謳教授在其所著「音樂教材教法與實習」書中曾說:「根據兒童的發展而言,六個月的嬰兒對於具有節奏的聲音,已有積極而強烈的反應。滿一足歲的兒童,遇有節奏的音響時,往往引起一種自然的身體運動,但是對於曲調、和聲的知覺、模仿與認識,則為時較後。」(註二)。不過對於拍子相同而各種長短音排列不同之節奏變化,只是蟄伏於兒童的下意識裏,倘要予以具體與正確的表現出來,仍須有計畫的加以啟發與訓練(註三)。尤其透過遊戲使其全身去感覺節奏,學會節奏,將更容易進入音樂的學習。節奏除了音的強弱關係外,還有長短上規律的反覆,有良好節奏基礎的兒童,對拍子辨別及速度的判斷會很正確。而節奏訓練透過韻律活動,使兒童心智更趨發展,在自由表現中,建立自信心,啟發音樂性。
*****************************************
註一:李永剛,實用歌曲作法,全音樂譜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四月,頁99

註二:康謳,音樂教材法與實習,天同出版社,頁14

註三:同註一,頁13

 

附身,又稱奪舍,是一個超自然概念,可見於許多宗教、神話及民間傳說中。意指活人的軀體被超自然的靈體(如惡魔、神、先人的靈魂等)暫時性操控,因此表現出一些與平日相異的行為,有如精神病患者,自言自語,眼目兇狠,折磨自己等之類的反常行為。

一般的節奏教學,大多是先由老師示範,然後再由學生模仿,大多為單向教學,學生容易有壓力。對於一些素質還不錯,且又專心的學生自然容易收立竿見影之效;但若是遇到素質差,且又不容易專心的學生,老師恐怕也就一籌莫展了。

所謂的附身教學法,就是由老師在背後抓住學生的雙手示範打節奏,對於還尚未進入狀況的學生,可間接幫助其建立正確的節奏經驗。對於其他在座的學生而言,由於是自己班上平常相處的同學,或許是出於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特別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興趣,跟著模仿打節奏。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仍須注意其他學生的表現,並隨時找尋新的「附身對象」。

如果這個班級的常規還不錯,也可以在這一段的教學過程後,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演靈體及被附身的角色,也能另有一種有別以往的教學效果,老師甚至可在一旁藉機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教學的曲目,最好是整首歌都是同一種節奏型態,如三上翰林版的《扮聖誕老人》,就是最佳範例;很多歌曲其實只要節奏問題一解決,整首歌教起來,就非行雲流水足以形容其暢快。

有沒有發現被「附身」的都是男生?

其實,教學現場也有很多女生想要一試被「附身」的感覺。不過說起來,這就是我們身為男老師的悲哀,為避免日後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議,還是就此打住。

這位同學很有被附身的fu~~~。

靈體尚未退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