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民國94學年起,各縣市開始辦理國小基測,最初只考國語一科95年加考數學,到了96年,除了之前的國語、數學之外,還再加考英語。之所以要舉行國語、數學及英文的基本學力檢測,最初的本意只是為了要了解學生國語、英文及數學的教育成效,並讓學生明白所學的專長與不足之處,調整學習方法,並不是評量學生的個人學習成效;同時做為提供老師檢驗教學的參考,並不會影響教師的年度考績。

        儘管當教育局也一再重申檢測結果與學生成績和日後升學無關,檢測結果也只公布全體學生的平均值與通過機率,不公布學生個人成績避免增加考試壓力。但因為基測的成績畢竟是查得到的,重視成績的家長也會想辦法去打聽,甚至有的國中老師也會針對學區內某個成績特別差的班級而有所批評。所以,即使學生已經畢業離校了,但還是會有風聲透過家長口中傳回學校,這就會對級任導師產生內在的壓力,好像感覺上,基測成績比較高的班級,級任導師就是比較會教。

        實際上,國小基測早已不完全只是單純的測驗,它其實也包括很多層面,如提供校務評鑑,了解學校辦學情形、做為補救教學的參考…等等,這就難免會引起教育局長官的注意,造成校長、主任要求級任導師檢討的現象,造成導師的外在壓力。即使是學測成績還不錯的班級中,有的導師也有可能在求好心切及唯恐退步的心態下,就會在考試前夕,不斷進行重點複習。據報載,台北部分學校甚至自編基測參考書,學生在基測前要做34份測驗卷,民國五十年代存在的國小升國中聯考,隱然在北市成形。(註一)而望子成龍的父母對孩子的考試還是相當重視,更是「錢」進補習班,甚至提前補習國中課程,反而造成補習班滿天飛,學生壓力未減卻更重,並沒有對症下藥。

        種種現象正說明了現在學生的學業壓力已經全面性的漫延到國小來了,對於成績好的學生,舉行基測,只是讓他們證明他們比別人行,同時也更刺激他們與其他精英份子較量的鬥志,對他們來說,基測只是讓他們更容易成為讀書機器罷了。對於成績中等、但學習認真的學生而言,基測的成績永遠達不到他們自己的要求,由於學測的題目,是整體性的總結性評量,而非短期性的形成性評量,因此學生根本就無從複習,而這無從準備的考試,就只會讓他們更加的憂慮與不安而已。對於成績原本就較差的學生,這是在不斷的傷害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既然每次都被傷害,那不如就選擇麻痺自己。我們的教育體制,在不知不覺之中已變成霍格華茲的「分類帽」了。

 

 

附註:

(註一) 喬慧玲/台北報導2007.01.13 中國時報

 

插入/參照/註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