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

發表人/林谷芳

若自二0年代的上海大同樂會算起,現代國樂的發展距今已有八十年的時光;而若從重慶中央廣播電台國樂團算起,則距今也已有六十年的光陰。儘管六十年或八十年在歷史長河中都只是一瞬,但跨越二到三個世代的時間,一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原也可從初具規模以迄隱然大觀,在此時,對其作反思、回應自具有一定意義。

早期的現代國樂家基本上先驗地認為現代國樂是中國音樂當代「該有」的樣貌,而近年來在這種正當性被質疑後,有人則甘脆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新興的樂種。但無論如何,兩者在談到自身的傳承與展望時,卻總認為可以在現代國樂的自體中打轉,並不必涉及其他的中國音樂面相。

發展的概念原即含有自我「否定」的成份存在,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首先即因面臨西方文化的入侵所致,在強弱位差極大下,這個發展概念所隱含的否定意涵乃近乎無限地被擴大。我們看早期現代國樂家對傳統音樂的描述:音不準、沒和聲及分部合奏、技術簡單、缺乏理論等,幾乎都以最負面的態度描述之。如此,傳統傳統既一無可取,最終所剩者,竟就只是一個物質文化的圖騰— —樂器或少數的曲調而已。

就是這樣的否定過去,具有西方形式及內涵的交響化乃成為先驗的追求目標,因此現代國樂的初期,消極地說,幾乎就是純粹民族主義的產物,只是這民族主義是在否定自我之現況上成立的。

一般來說,在文化位差較大下,初期的文化發展多傾向於否定傳統,現代國樂就是其中的一個極端例子。但後期則必定要往主體傾斜,否則就將全盤異化,此時的發展也就不成其為發展,而是淪陷、附庸或新創。在此,現代國樂也很極端,它的觀念就只肯定了樂器與少數的曲調。這樣的肯定與否定可說完全無視於文化的有機性,因之乃註定了往後幾十年難免於艱困步履的命運;也因此,這幾十年的現代國樂若還有「發展」,從某種意義來看,也就可說是一個逐漸回歸有機性認知傳統的過程。

誠然,現代國樂與傳統接軌雖是理論之必然,而要使此接軌可能,有心者卻就必得在下述面向有豐富的反思與實踐才行。

一、理論的接軌:

這個理念上的接軌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從文化發展理論導致的反省。以此乃可以真正超越傳統與現代的對立認知,並體認文化主體存在的必要性,就此,類如文化人類學、民族音樂學等學問的概念乃成為有心人的必備素養。

其二則是在美學觀念上的接軌。不同的文化美學成就不同的藝術樣貌,因之中國文化美學、中國音樂美學的反省與連接乃必須成為發展上的一個核心議題才行。

坦白說,上述的兩個切入在目前仍非常薄弱,一則因現代國樂的理論還是很薄弱,尤其缺乏超越音樂格局來談音樂的素養。此外,有關文化美學的討論,由於文字與音樂之間特質的差異與隔閡,乃使得中國文化美學的探索及音樂美學的音樂美學的拈提鮮少能直接對應於音樂實體,這也使得主體的建基備感困難。

二、音樂的接軌:

主體的實踐,這是音樂創作、展演者所直接關注者,即此,有心者或可從下述四個角度行其連接:

1.素材:

素材的引用是特質上最容易想到的,也是過去最常見者,而其中又以樂器與曲調為主。就此,過去的局限是來源過於偏頗,未能及於不同地區、不同樂種乃至不同音樂類別(如宗教音樂)的素材;而在樂器上,過度規格化的觀念也阻礙了色彩性樂器的使用。

2.手法

僅有素材的引用容易忽略音樂表現的有機性,所以,更深的,還要有手法的引用才行。中國音樂豐富的原因之一即在對同一樂譜不同手法的添加,不同手法不僅成就不同風格,它本身更直接體現著不同的美學。坦白說,現代國樂在發展上之所以常受譏評,正因為它在中國音樂表現手法上的欠缺所致。所以雖用中國樂器、曲調為本,卻無法成就濃郁的美學風格,讓聽者覺得平板無味。

手法的引用包含音色、彈性音、斷句、留白、曲調變奏等等,這些手法是形塑中國風格的主要能量所在,但切入交響化卻有相當困難。我們甚且可以如此說,在此的連接其實就是在面對中西音樂觀念及實務上的矛盾特質,而如何化矛盾為統一正是藝術創發最困難之所在,幾十年來現代國樂之所以倍受質疑亦在於此。而許多人之所以對小合奏,尤其獨奏偏愛,認為它們最能表現中國音樂的特質,也基於同樣理由。

只有在有機的了解下,真正的轉化與引用才有可能,因此傳統音樂的直接學習必然要是現代國樂家的養成要件。

3.形式:

不同場域成就不同美感,現代國樂之未能好好體現中國音樂之特質,除開前述交響化形態與傳統手法之杆格不協調外,西方劇場的演出也一定束縛了中國音樂該有的多元展示

以古琴為例,進入音樂廳,作純然的演出呈現,一定程度即背離了古琴的音樂特質及美學基點,而許多民俗音樂更得在廣場上展演。儘管現代國樂基本形式源自西方,但如何引進更多形態場域的表現,則正是能否突破先天局限、接續傳統的一大關鍵,即此,雅集、館閣、廣場乃至人文對話的種種場域、形式呈現,都應該被考慮。

4.文化觀念:

傳統的接軌可以由外而內,也可以由內而外,美學的素養必然影響著音樂內涵、風格的掌握

,而在此的連接,還不只局限於狹義的美學觀,舉凡傳統生命中的宇宙觀、生命觀、生活色彩都可以成為現代國樂所欲表現者。

就此,文化觀念的實際涉入在現代音樂作曲家中倒還常見,而實際標榜中國音樂者反而較少著墨,在令人遺憾之餘,這是否也反映了現代國樂家的「非文化性」,值得深思;而這非文化性除了緣於音樂音樂人尚技不尚道的可能偏失外,是否受到西方音樂影響,認為音樂無國界,音樂的形式美有普世性,也值得大家反思。

三、教育的接軌:

有了理念的反思舉揚,音樂的實踐連接還不夠,如果在教育上未能與傳統接軌,則上述的種種作為必然只能成為孤島。

現代國樂的教育在邏輯上有其盲點:在教學方法、理念上以西方為依歸,卻希冀畢業者能成為優秀的中國音樂家。這種邏輯的顛倒不僅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甚且還常導致現代國樂的學習者反過來瞧不起自己的東西,教育的副作用可謂莫此為甚。

台灣現代國樂與傳統接軌的其他考量

透過理念、音樂、教育的面相與傳統接軌,現代國樂才能不致發展異化,而對其他未來之建構成敗也才能因時空、美學座標的延展與清晰而有被討論的意義與可能。然而,雖說現代國樂在各地有其觀念與外型的相當一致性,但一致性既忽略了中國音樂多元樣貌的事實,也讓「實驗」變成單一而重疊。因此,各地的現代國樂發展要有其不同乃屬必要。面對台灣現代國樂來說,則在上述接軌外,還得體認下述不同層次接軌對自身成長的意義才行,否則就會在整體現代國樂發展上失掉了自己的位置。

一、與中國文人或藝術音樂接軌:

現代國樂既自許為中國音樂的當代發展樣貌,既必然要對中國文化跨越地域性,共同執持的部分特別加以觀照,因此,文人音樂(如古琴)、藝術音樂(如獨奏琵琶),這類東西的接軌乃必得是現代國樂發展的基點,如此,傳統文化中深沉豐厚的一面乃得以在現代國樂中出現。

二、與台灣本土音樂的接軌:

本土是民族文化的基點台灣的現代國樂要有特色,除了上述對整個體中國文化深沉內涵的主體詮釋外,更容易著手的是在本土音樂上接軌。這個基點存在,台灣的現代國樂要就有特色;當然,在此也要預防過度素材化後導致的表象本土。

台灣本土的傳統音樂如南北管,被現代國樂取用者極少,這點不僅反映了現代國樂忽略傳統的事實,也反映了台灣因私淑大陸民樂發展,前期重中原輕本土文化政策的缺失,使得台灣現代國樂在發展上有了雙重否定的特質:既否定整體傳統音樂,又更否定台灣本土的傳統音樂。而近幾年來雖稍有改善,但將傳統與現代國樂一刀切的情形仍普遍存在。

三、與其他中國地區音樂的接軌:

透過不同地域的對話自然能豐富台灣現代國樂的發展,就此,要注意的則是對其他地區音樂的了解,尤其要避免淺碟化、表面化的毛病;目前許多引用其他地區音樂的改編、創作就常患有此病。而台灣當前在此的有利條件則是因應著經濟發展,許多人乃常有著較大陸同好更大的視野與接觸的經驗。

【結語】

雖然自許為中國音樂當然的現代樣貌,但現代國樂卻是在極不瞭解中國音樂的特質上先驗的被建立起來的,這使得它幾十年的成績迭受質疑。因此,拋開發展概念中前期的否定,往主體的認定傾斜乃勢所必須,在此,不僅須重新審視前期受否定的部分,一個主體有機的文化建構更必須在觀念、音樂、教育等諸面相上同時體現。當然,對台灣音樂現代國樂而言,與傳統接軌還得有自我的特質考量才是。即此,契入美學主體,善用本土素質,發揮接觸廣泛的優點,就是台灣現代國樂界在發展上所須特別用心的。

 

 

 

 

…………………………………………………………………………………

 摘錄自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11月30日高雄市國樂團編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