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之遠親-傳統戲劇因子

 

無可諱言,具有完整演出形式的戲劇,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比西方晚許多,但若換一個角度,將戲劇程式加以分解,我們卻會發現,積累成中國戲劇的各項因子,也都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

 

周代前的歌、舞、裝扮表演

 

《呂氏春秋》曾記載道:「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鞈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這可能就是原始時代結合了音樂,並由舞者扮演百獸的狩獵歌舞。

中國傳統戲劇素有「無動不舞」的美譽,而據學者研究,早在甲骨文時代,便有了象人舞蹈之形的「舞」字,可見當時就有舞的存在。

隨著文明演進,某些歌舞中故事性因素日益加強,舞者所扮演角色也日益複雜,如在歌頌先人功德的歌舞中扮演先人,或在祈祝鬼神護祐的歌舞中扮演鬼神……,這種有意識的角色扮演,我們很難說它和後來戲劇全然無關。

 

周秦的職業演員

 

到周秦時期,出現了職業演員──,他們既擅長歌舞,又能言善辯,常在達官貴人筵席間,當眾來段滑稽表演,博君一笑,甚至偶爾還以寓諫於戲的方式,規勸君王過失。他們不僅在諸如《國語》、《史記》等典籍裡,為自己留下記錄,也為中國戲劇開啟了新的一頁。

 

漢代的百戲雜陳

 

漢代表演藝術尚未有具體種類,歌唱、舞蹈、角力、雜技、說唱、滑稽表演等,統稱為「百戲」。經過漫長發展,才逐漸出現有簡單故事情節的表演形式。當時最著名的角抵戲為《東海黃公》,基本情節是黃公拿刀念咒,要去降伏白虎,而為虎所殺。可以說是後代戲曲中武打戲的濫觴。

 

魏晉南北朝隋唐的諧趣

 

歷經漢魏六朝,到了唐代,一種廣受歡迎的“參軍戲”登上了中國戲劇史舞台。所謂“參軍戲”,是由兩位演員演出滑稽戲,他們分別扮演戲弄人和被戲弄者,並藉誇張的歌、舞、演、說,引人笑樂。這種表演顯然與後代丑角戲十分近似,實際上也有了戲劇雛型。

 

宋代的講唱故事和演出場所

 

參軍戲雖於入宋後仍存在了一個時期,但真正流行於宋代(包括北方金國)的,則是以講唱故事為主的“諸宮調”。諸宮調是將同一宮調(猶今日樂曲之調式)的若干曲子分別集合在一起,再加上流暢易曉的說白,用以敘述故事的一種表演。這種有曲有白,有說有唱的特殊結構,對元代戲劇工作者有很大啟發。

在宋、金時期,還有所謂“宋雜劇”和“金院本”分別流行於南方及北方,它們具體表演方式,由於缺乏足夠史料,所以還難以完全明瞭,但大致看來,應該都是包括了歌舞故事性演述,自然也就更加接近於成熟的戲劇了。

 

此外,宋代隨著都市文明興起和市民階層出現,一些較發達城市,出現了「瓦肆」「勾欄」固定的演出場所,演出也逐漸專業化。因此,二者既是表演藝術快速發展、日益普及的產物,也是以裝扮表演為核心的我國戲曲成熟標誌。《東京夢華錄》說汴京(今開封)東角樓街巷有勾欄五十多座,其中可容數千人的就有六座,由此可見宋代城市演出活動繁盛。

 

元代的雜劇

 

歌、舞、說、演等重要因子,以及表演主體──優,既或先或後地加入了我國戲劇的歷史長河中;由演員在舞台之上,以歌舞、說唱「講」故事的戲曲藝術形式,終於在元代出現

元雜劇構成要素分別是曲、白、科:

(一)曲,是唱曲。

元雜劇所用的曲,絕大多數是北曲;而負責唱曲的,只限於劇中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其他演員則除了少數特例,一般沒有這個權利(或義務)。

(二)白,是言語。

元雜劇中言語,以當時通行的白話為主;當然,有時為了配合劇中人身份(如官員、文士),也偶爾會出現一些文縐縐對白。事實上,在早期雜劇文本中,這一部份經常被省略,而由演員在不偏離故事情節的原則下自由發揮。

(三)科,是所表演的動作。

例如:「做嘆科」就是做出嘆息的動作,「做拿繩科」就是做出拿繩子的動作。有了曲、白、科,演員便可以利用唱曲、言語及動作在舞台上搬演故事,一本本(“本”是計算元雜劇的單位)精彩的戲劇便誕生了。

 

至於元雜劇在結構方面,則有兩個比較特別的地方:

首先,一本戲分為四個「折」,每折唱一套曲子(由相同宮調的若干首曲子組合而成);如果四折之外還有必須敷演的情節,則可濃縮成「楔子」,加在頭折之前或各折之間。四折組成的一本雜劇,通常可以在二至四小時內演完。

其次,唱曲者只限於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這是源自於宋、金時期講唱文學“諸宮調”只由一人演唱的習慣,也因而使元雜劇難免有「唱者吃力、聽者乏味」的缺憾。

元雜劇演出場所,大多是在神廟前的戲台及被稱為“勾欄”的正式劇場。神廟前戲台總是面對神殿,這是因為它主要娛樂對象是廟中神祇,而在勾欄的演出,才是以民眾欣賞為主。勾欄通常是木棚結構,除了戲台和供演員化粧之用的戲房外,還在戲台正面及兩側設有逐級升高的觀眾席。在正式演出前,劇團會將類似今日宣傳海報的“招子”掛出去,想看的人屆時便可付費入勾欄內觀賞。

演出雜劇劇團,一團約有二、三十人(包括演員、樂師及各種工作人員在內),且多以一個家庭成員為核心。正常狀況下,各種角色依其性別由男、女演員分別扮演,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男演員人數不足),也可以相互反串(如由女演員飾男角)。

元雜劇角色主要分為「末」(男角)、「旦」(女角)、「淨」(丑角)三類,每類又可細分為正末、沖末、老末、小末,或正旦、貼旦、小旦、搽旦,大淨、副淨等等。正末、正旦是男、女主角,由他(她)負責全劇演唱的劇本,因而被稱為「末本」(旦本)--例如關漢卿所編寫的《竇娥寃》,全劇由正旦主唱,便可稱為旦本。

元雜劇演出,稱為「做場」;做場時使用的道具,稱為「砌末」;有時為求逼真,甚至還使用到音效,例如:「內做雷響科」,便是要後台做出打雷的音效。

中國戲劇發展至今,各類劇種不下數十,但若以之與元雜劇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都有著驚人的相似處。元雜劇對後世戲劇影響之深,也就由此可以想見了。

 

明代的傳奇

 

元亡,雜劇也漸趨衰落。到了明代初期,各種與北曲有別的聲腔開始受到觀眾喜愛;經過激烈競爭,原本流行於江蘇昆山一帶的昆山腔脫穎而出,開創了中國戲劇史上的「傳奇」時代。

「傳奇」與元雜劇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角色增加

傳奇由雜劇中的「末」分出「生」,由「淨」分出「丑」,人們常說的「生、旦、淨、末、丑」,至此才完全出現。

唱角不限

傳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可以開口唱曲,大大改善了元雜劇只限一人主唱的缺點。

篇幅加長

一本傳奇,往往包含二、三十齣(「齣」猶元雜劇之「折」),甚至有多到四、五十齣;既無法一次全部演完,便挑選其中若干齣做「跳躍式的表演」。

有人認為,傳奇的最大缺點在於唱曲及賓白都太過文雅(這是因為它的作者多是文人雅士的緣故),以致脫離了戲劇的真實,當然也就偏離了一般民眾的喜好,甚而淪為「案頭之作」。

 

清代的地方戲

 

昆山腔雖然是明代傳奇主流,但其他各種聲腔卻也未盡衰絕。經過不斷努力發展,到了清代,以各種聲腔(如梆子腔、秦腔、亂彈腔、楚腔及二簧調、襄陽調等)為代表的地方戲紛紛崛起。地方戲是以各地民間歌舞和說唱藝術為基礎,用當地方言唱念、極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歷經百年演變,以皮簧腔(西皮、二簧)為主的安徽戲班,被當成獻給乾隆皇帝的壽禮,堂堂進入了北京城,並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

徽班入京之後,又吸收其他聲腔優點,化為自己的特色,遂有了「京劇」之名。時至今日,京劇更成為中國戲劇的代表性劇種。

與京劇相較,其他地方戲的際遇雖不如前者,卻也因為各擅勝場,仍博得特定地區民眾的偏好。正因如此,各種地方戲百花競放,使得中國戲劇的大花園更加美麗熱鬧。

 

歌仔戲之近親-歌仔、車鼓

 

歌仔(民間說唱)

 

歌仔,為閩南一帶流行的說唱音樂,早期為民間藝人走唱維生的「唸歌」,後發展為堂會或亭台的演唱,吸收民間戲曲音樂,形成職業化走唱。明清之際,隨來自閩南的移民而傳入台灣,1953年,福建省文化廳改稱為「錦歌」。

唸歌其實是「半說半唱」,「說中帶唱,唱中帶說」,「似說似唱」的說唱音樂。其唱詞是以閩南方言演唱,唱詞以七字仔、雜唸仔為主。其中七字仔唱曲,通常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俗稱四句聯。用來記載唸歌唱詞的稱為「歌仔簿」或「歌仔冊」,其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勸世歌、男女褒歌、社會時事等。唸歌的表演者稱為歌仔先(仙),伴奏樂器通常為月琴和大管絃。

 

車鼓戲

 

車鼓戲,又稱車鼓弄,它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民間小戲,可能是流傳於江南的「花鼓」,傳到閩南後,再隨移民來到臺灣。車鼓傳到臺灣後,又吸收本地音樂與表演型態,演變成一種歌舞小戲。車鼓的「車」字,在閩南語中有「翻」或「弄」的意思;而「弄」字含有舞蹈意思。車鼓表演相當自由,以一旦、一丑為基本角色,邊舞邊唱,逗趣詼諧,隨時隨地都可以即興演出。車鼓演唱曲調,主要是民間歌謠及南管小曲,如:「桃花過渡」、「牛犁」、「大補甕」、「番婆弄」等。今日車鼓仍可見於廟會陣頭演出。

 

歌仔戲之發展

 

本地歌仔

 

歌仔傳入台灣後,一般認為流行於蘭陽一帶,後與當地「採茶」與「車鼓」結合成為具在地特色的說唱,並經民間藝人創新改編,以七字調為主,於農閒時教唱地方子弟,爾後各地紛紛成立子弟團,「本地歌仔」逐漸在宜蘭地區傳唱開來。

 

落地掃歌仔陣

 

1920、30年代,本地歌仔結合車鼓戲的陣頭形式,取其身段與角色扮演,初由男性演員演出詼諧故事,後為配合廟會活動,沿街表演,成為迎神賽會活動的陣頭之一,稱為「歌仔陣」,因演出時無固定舞台,直接在地面表演,故又稱「落地掃」或「土腳趖」。

 

老歌仔戲

 

本地歌仔與車鼓結合後,歌仔陣由平地轉移至戲台,劇情由散齣逐漸改為全本戲,尚無武場伴奏,音樂舞蹈仍維持歌仔陣型式,稱為「老歌仔戲」,是介於小戲與大戲間的過渡型戲劇。

 

 

外(野)台歌仔戲

 

1910年代,「老歌仔戲」登上戲台後,在鄉間頗受歡迎,為因應市場需求,逐漸職業化。1920年代,「老歌仔戲」逐步向其他民間戲曲,如南管戲、四平戲、亂彈戲、高甲戲、京劇、福州戲等大戲學習妝扮、劇目、身段、布景等,以豐富演出內容及型態,漸由歌仔小戲發展成大戲。加上開啓女演員演戲風氣,和台灣經濟改善因素,使歌仔戲逐漸流行於台灣各地。野台歌仔戲大多依附於廟會,是神明慶典活動中常見的演出,今日仍可見於廟會活動,台下觀眾可自由觀賞。

 

 

內台歌仔戲

 

內台歌仔戲是將在戶外演出的野台歌仔戲搬進戲院,並收取門票,觀眾不再是自由觀賞。歌仔戲約於1925年左右,由鄉村進入戲院,劇團也由業餘子弟班演進為職業戲團,為加強演出效果,在舞台技術方面增加華麗布景、燈光設備、機關特效等,並充實故事內容,演員多以女性為主。1930年代,歌仔戲已取代京戲地位,風靡全台。歌仔戲中多男女情愛戲碼,曾引發台籍知識份子非議,認為有傷風化,應加以禁制,不過無法阻止歌仔戲發展。歌仔戲全盛之際,不僅回傳至閩南,也遠渡重洋至南洋各地演出。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殖民政府全力推動皇民化運動,民間戲曲受到箝制,不少歌仔戲團改演新劇(話劇)或皇民劇(改良劇),使歌仔戲發展中挫。

1945年台灣光復,隨著殖民統治結束,具強韌生命力的歌仔戲,也隨之復甦,內台劇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除於台灣各地戲院巡迴公演外,也應邀至南洋各地演出,1950年代中期,全台約有五百個歌仔戲團。歌仔戲可說是經濟匱乏年代,庶民大眾最普遍的娛樂。

這段期間歌仔戲除原有古路戲目外,也從新劇吸取養份,新編劇本,走奇情路線的胡撇仔戲(胡撇仔,一般認為是日本人對opera一字的音譯,有胡來一氣之意)大受歡迎。

 

廣播歌仔戲

 

1954、55年,歌仔戲進入廣播電台,1960至1970年間,台灣電視雖起步,但電視機數量少,收音機仍是民間普遍娛樂媒介,午後電台播出的廣播歌仔戲是婦女、老人們最大享受。1962年「正聲天馬歌劇團」成立,廣播歌仔戲達到顛峰。不同於現場演出,廣播歌仔戲重視演員聲腔表現,樂師亦創作諸多新曲,為歌仔戲添加了新生命,也造就一批以唱工見長的藝人。

 

電影歌仔戲

 

1956年,拱樂社自資拍攝的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公開上映,造成轟動,此後又拍了續集與三集,也帶動拍攝歌仔戲電影熱潮,不少劇團紛紛跟進。不過進入1960年代後,因電視興起,加上電影工業勃興,歌舞團出現,品質日降的電影歌仔戲無法與之競爭,而逐漸走下坡。

 

電視歌仔戲

 

1962年台視開播,媒體進入影像時代,歌仔戲也隨之進入螢幕。其後中視、華視陸續開播,電視收視人口日多,此時歌仔戲雖漸衰退,但因電視歌仔戲廣受歡迎,欣賞人口反而增加,無線三台的歌仔戲團,造就了不少電視歌仔戲明星,像楊麗花、葉青、小明明、黃香蓮等。

不過電視歌仔戲在表演方面不同於舞台,必需就電視特質,大幅度地調整表演形式與內容。例如電視鏡頭可以自由伸縮,用特寫方式,強調臉部表情及細膩動作;因為布景寫實,虛擬性的身段動作,被大量刪減。在曲調使用方面,電視媒體要求節奏快速,許多較長而慢的傳統曲調,便甚少出現,曲調大多較短而輕快,或者直接以唸白來表現;使得電視歌仔戲改變了「歌仔」特性,而趨近於閩南語古裝連續劇形式。

 

 

精緻(劇場)歌仔戲

 

1980、90年代,電視歌仔戲雖持續演出,但數量已大不如前,內台歌仔戲早已沒落,剩下外台歌仔戲仍在民間祭典活動中求生存,但因演出環境大不如前,演出品質漸趨低落。

另一方面,隨著本土化浪潮,歌仔戲漸受學界重視,相關調查與研究日增,使歌仔戲發展有了一線生機。由於政府單位的重視、藝文資源的挹注,作為台灣本土戲劇代表的歌仔戲有較多的演出機會。歌仔戲開始由野台及電視,進入社教館、各地藝文中心,甚至國家戲劇院,以嶄新、精緻的面貌出現於現代劇場中。

1981年,楊麗花劇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漁孃》,開歌仔戲進入國家藝術殿堂的先聲。之後,明華園的演出也震撼了藝文界。於是許多歌仔戲工作者,相繼在國家劇院粉墨登場。官方設立公立的歌仔戲團,歌仔戲也正式納入戲劇教育體系,透過薪傳與推廣,歌仔戲再一次展現其與社會脈動緊密結合的生命力,而走上精緻再生之路。

 

引用自http://genedu.ntut.edu.tw/wiki/index.php/%E6%AD%8C%E4%BB%94%E6%88%B2%E6%AD%B7%E5%8F%B2#.E5.91.A8.E4.BB.A3.E5.89.8D.E7.9A.84.E6.AD.8C.E3.80.81.E8.88.9E.E3.80.81.E8.A3.9D.E6.89.AE.E8.A1.A8.E6.BC.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