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開學沒多久,就開始有幾個學生當面對我直呼『翔翔』,根據本人私下明查暗訪的結果,應該就是從六忠的籃球隊開始叫起。每天中午練完球後,人還沒到音樂教室前,就開始一路呼喊至二樓的教室。
接著,就像是病毒傳播一般,叫的人也越來越多,問幾個學生為什麼要這樣叫?學生的回答就是一句『好玩啊!』。
除了球隊之外,還有些跟社團無關的學生也開始喜歡叫,往好處想,總比叫其他不堪入耳,有公然污辱之嫌的外號好得多。學生當然也會有他們比較喜歡或崇拜的老師,我曾問籃球隊的老師,如果有學生當面叫你『天天』或『俊俊』,你會有何感想。高老師的回答是應該會把學生抓起來修理一下吧。年輕的老師如此,對我這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中年男子而言,想來應該也不單純是代溝的問題吧。
既然有些現象是無法改變,我突然興起試圖想把這些學生類型歸納整理的想法,況且我對面相學一向很有興趣,就從這裡開始吧。像這個女生就很有特色,之前在課堂上,還很喜歡模仿豬哥亮的招牌動作,又是留這樣的髮型,讓我印象很深刻。
這位自從退出國樂團,升上五年級之後,學習上彷彿失去了重心,明知老師上課隨時帶著相機,卻不夠警覺性。
課業學習上可能有些障礙,雖然平時沒什麼大奸大惡的行為,不過也很令人擔心將來離開學校後,會變成什麼樣。
幾乎沒什麼學習動力的學生,課堂上好像永遠都睡不夠,就是喜歡叫『翔翔』。
這樣的學生就是很敢做些自認為很好玩的事。
除了六忠,其實六信的球員嫌疑也很大。或許日復一日單調重複的練習,讓這些運動員精神也逐漸貧乏,也只能從這裡暫時得到一點生活樂趣吧?
這個女生的嘴巴好像可以張很大,看樣子,運動神經應該還不錯,可惜還沒認清自己的存在價值,因此不屬於那個體育社團。
我對民俗藝術是沒什麼偏見,可是如果課堂上沒事也喜歡突然比個八家將的動作,就讓人質疑小學生這麼早就接觸廟會的表演,到底好不好?
會介紹自己是班上最皮的女生,但就是不敢理直氣壯地面對鏡頭,從不先思考接下來所要做的行為是否恰當的,就只想事後逃避。
名符其實的『長舌』。
比起剛畢業的哥哥,算是乖很多,可是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媽媽大概不曾好好教你們該如何尊敬師長吧?
想靠你來推翻一般人對原住民同胞的刻板印象恐怕很困難吧!
身為客家人,愛唱卻唱不好客家歌,就只會逞口舌之快!
中年級除了這一班,其他就完全沒有類似的狀況,這些學生還很有創意的根據可樂果廣告,喊出『翔翔~~~可樂果』。食品業者應該很開心,頭城國小有一群學生每天都在幫該項產品免費打廣告吧。
如果念佛將來可以往生佛國淨土,那麼常念『翔翔』,將來會往生到什麼樣的世界?跟什麼樣的人再續前緣?這些小朋友大概想都不曾想吧!
以前寫過一篇『像貓一般的小學生』(http://tw.myblog.yahoo.com/art-teaching/article?mid=1182&next=947&l=f&fid=1),現在看到這張攝影作品,有機會應該請教這位法師被貓踩在腳底下的感覺為何?以出世法而言,眾生平等,因此習以為常;但若就入世法而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