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十四年的寒假,我跟著由現在台北百樂琴苑的老闆娘所組的國樂短期進修旅行團赴上海學習,除了研習自己所選擇的琵琶和柳琴外,人稱田姐的老闆娘還安排上海音樂學院的黃白教授為我們教唱大陸各地的民歌;曲目包括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蘇北民歌《茉莉花》、東北民歌《正對花》、客家民歌《落水天》,甚至於還包括我們所熟悉的台灣民謠《丟丟銅》。

       這首《正對花》原本是由黃白教授改編成合唱的版本,並交由香港雨果唱片發行光碟,為了教唱方便,我將其還原成單聲部。由紙張的色澤,應不難判斷是多少年前的手稿吧?(土豆網音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txT5It54no/)

       《正對花》的唱詞是“十二月”體,與一般同類體式的小調唱詞無太大的區別;每段的結構皆十分規範,都是一問一答的形式。譬如:“正得兒月裡開的本是什麼樣的花得兒啦兒?正得兒月裡開的本是迎迎迎春花;迎春那得兒花開呀得兒倒比往年大得兒花得兒小得兒妹妹頭上沒沒沒戴花。”接下去是一個完整的襯詞段落。此後的十一段,都只改動月份和花名,餘者一律相同。 
       一般來說,所有五更、十二月、四季體民歌唱詞的格局都大同小異。一方面保持了它應有的內容含量;另一方面,又以最簡潔的形式給歌者提供記憶的方便,後者是這類民歌得以廣泛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它的樂句結構的巧妙布局是引起注意的另一個焦點。其中,開始的四個樂句均為四小節一句;之後,遞減兩小節一句;再後,減為一小節一句,正是通過這種成倍的遞減,使之形成一種倒三角的句幅結構。而且,各句都是兩句一減,反映出一種很有規律的數理邏輯。這一現象,在各地的《對花》曲目中十分普遍,它是人們在長期的歌唱實踐中不斷選擇的結果。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大都是認為由於少子化的關係讓父母過於保護小孩,嬌生慣養的結果影響他們在學校的受教態度。

            事實上,教育政策的轉變也難辭其咎,譬如全新的課程架構因徹底顛覆教學傳統,「鬆綁」之後不但無法順利產出學生該有的基本能力,反而陸續出現「水土不服」症狀。

            以低年級的「生活課程」來說,是將「自然」、「社會」及「藝術與人文」(含音樂、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等三個學習領域統合而成的新課程,提出四十九條分段能力指標, 且只在一至二年級實施。此一課程設計可說是我國教育長期以來,由分科教學走向統整教學的一個里程碑,不僅統整範圍最為廣闊,教材編輯與課程實施的難度也是最高,放眼世界主要國家,此項改革無前例可尋,可謂我國教育史上獨樹一格的創舉。

            然而,實施至今,由於理念模糊、特性不明,在現今國小教師均未受過有關「生活」課程的訓練下,加上政府舉辦的進修研習課程也僅止於理念、原則及示範案例的說明,以致於各方疑慮及反彈聲浪不斷。在眾多討論之中,被提出最多的部分為實施上的困難。現行生活課程整併了自然、社會以及藝術人文等學科,因此,在進行生活領域教學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教學技能之外,更需要同時兼具自然領域、社會領域以及藝術人文領域的學科知識。不論是過去或是目前師資培育的方式,要求教師同時兼具三個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以及學科技能,絕非易事。特別是生活領域現行的教材中,音樂教學的部分包含了音感教學、認譜教學以及演唱教學,擔任相關教學的教師必須具備伴奏能力、視譜與教譜能力以及辨音能力等。因此,生活課程中的音樂部分最令授課老師感到困擾

            目前,由「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個學習領域所結合而成的「生活課程」,已呈現出教學理念和課程內容嚴重偏頗的狀況,尤其「藝術與人文」領域在整個課程設計上嚴重被忽略,產生三個領域間統整困難的情形,自然也會影響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成效。

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有可能造成學生日後對音樂學習的渴望。

但這恐怕也要視個人的機緣,無法一概而論。


有人看見了我所謂的機緣嗎?

進行到最後,安排學生分成兩邊,以對唱的方式練唱《正對花》。

       由於是大陸民歌,因此出現很多兒化韻的歌詞,對於土生土長的台灣小學生來說是種特別的學習經驗。

       這首民歌是以民族聲樂的唱腔呈現,並突顯中國特有的上下滑音特色,絕對是目前制式化課程所欠缺的。



------------------------------------我是分隔線---------------------------------

白(1939-  ),女。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兒童專業委員會專家指導團藝術顧問、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專家指導團團員、上海市百老德育講師團團員、香港中華音樂研究院顧問;歷任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上海卷编委、上海音樂學院民間音樂資料搶救小組副組長、荷蘭國立萊顿大學漢學研究院客席教授、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系客席教授。

1957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63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留校任教至今。

教授課程:

《中國民間歌曲概論》、《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漢族民歌》、《中國少數民族民歌》、《論文寫作》。

研究领域:

中國傳統民間音樂(以民間歌曲為主)、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探討全民音樂教育的方向、目的和方法、音樂的啟蒙教育和普及教育、中國唱法的基本理論等,並從事音樂創作。

獲獎情况

1995年獲得美國傳記協會(ABI)颁發的國際文化榮譽獎狀;

20009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颁發的區永熙音樂教育獎;

20033月獲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稱號;

《民歌合唱創作札記》200110月獲“全國優秀論文成果獎”二等獎,2002年獲“社科優秀論文獎”一等獎。

主要著述:

論文

中國民歌賞析系列《一首精練、動人的“爬山調”》等12篇,自1988年《上海歌聲》連載;

《侗族歌班的啟示》,載《音樂研究》1991年第2期;

《號子是藝術化、音樂化了的勞動呼聲和號令——從上海的兩首勞動號子談起》,載1992年歐洲研究中國音樂基金會會刊《磬》(CHIME)第5期;

《當代交響樂的中國巨鼎——朱踐耳的第十交響曲〈江雪〉》,載《音樂愛好者》2000年第2期,香港中華音樂研究院季刊《天籁》2000年总35期轉載;

《民歌合唱創作札記》,《合唱藝術手册》,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教材

《十三辙聲樂練習曲》,與王品素、鄭興麗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中國民間歌曲鑒賞》電視教材,撰寫並擔任主講演播,中央電視台199210月播放;

《兒童快樂識五線譜》,附光盤,擔任编創、詞曲、鋼琴伴奏、文字提示及教學演示,上海電子出版社,2001年。

作品

少年兒童合唱歌曲《贊歌比星多》,载《音樂創作》1993年第2期;

獨唱歌曲《你莫走》,載《上海歌聲》1983年第4期;

民歌合唱曲《太陽出來喜洋洋》等13首,選入激光唱片《太陽出來喜洋洋》專辑,1993年香港雨果公司錄製出版;

《古詩今唱三十六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4年。

http://musicology.cn/data/data_2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