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有的國小音樂課程標準之欣賞教學項目中,長期以來皆是以「音樂故事」做為引導的教學模式。由老師灌輸樂曲偉大之美名,特意為音樂做解釋,而學生聽了故事,被強行按照同一個思路去聯想到具體的人、事、物。雖然音樂中有所謂的「標題音樂」,但是音樂相對於視覺藝術仍然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想要明確的說明所有音樂的意義,其實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但比起老師只播放音樂,而不作任何引導,放任學生正襟危坐「神遊太虛」的情況,卻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到頭來對於所欣賞的音樂恐怕只有簡單的認知,而缺乏情意的表達熟練各種音樂符號的技能

在台灣,從小學音樂班到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欣賞都不是最重要的課。如果排次序,他肯定被排在主修、副修、視唱聽寫、和聲、對位、音樂史等課程後面。這個不合理的顛倒,所造成的惡果就是許許多多音樂老師和學生重術多於重道重手指多於重心靈重表面多於重根本重眼前多重於根本重眼前多於重長久除非當事者把音樂欣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否則這種音樂教育,恐怕連正常都談不上,遑論培養世界一流人才。(音樂與欣賞,邱垂堂著)

芭蕾舞劇《胡桃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萬萬的觀眾,一方面是由於它有華麗壯觀的場面詼諧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賦予舞劇以強烈的感染力。柴可夫斯基被稱為悲愴大師,喜劇收場的作品真是少之又少;胡桃鉗是很例外的一齣,是柴可夫斯基所做的最後芭蕾舞曲, 18921217日於俄羅斯聖彼德堡的馬林斯基劇院公演時並未受注目,直到1934年在倫敦演出才廣受歡迎
  《胡桃鉗》劇本是根據德國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改編的,全劇共分兩幕,描繪了兒童的獨特天地。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劇情大致為:耶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鉗。夜晚,她夢見這胡桃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The Nutcracker(胡桃鉗組曲)只有8首
01.小序曲 (Miniature Overture)
02.進行曲 (The March)
03.糖梅仙子之舞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04.俄羅斯舞 (Trepak)
05.阿拉伯舞 (Arabian Dance)
06.中國舞 (Chinese Dance)
07.蘆笛舞 (Danse Des Mirlitons)
08.花之圓舞曲 (Waltz of the Flowers)

每一首當然都很動聽,但是一般人往往對最後面的《花之圓舞曲(Waltz of the Flowers)》特別情有獨鍾。

進行曲【March

舞曲的一種,具有節奏輕快與旋律明朗的特色,令人有精神為之一振的效用。一般而言,「進行曲」是很能激勵心情、振作精神的,所以最早的進行曲的目的是為來讓一大群人(特別是士兵)步伐整齊的向前進,後逐漸演變為軍隊行進或大眾聚集的儀式音樂。因此,它的節奏非常重要需要很清楚的拍子,而音樂的旋律反倒是單純就好,所以進行曲也就成為很受歡迎的一種類型,因為它好聽又容易懂,所以即使是不聽古典音樂的人,多少也都聽過進行曲。

 而進行曲可以走紅的原因,很大部份是因為在所有慶典儀式、遊行都會用到進行曲。譬如說,每年國慶閱兵典禮、花車遊行等的音樂,很多都是進行曲,並且多半是來自美國的進行曲。美國在這個世紀留下很多動聽的進行曲,而且,絕大部份都是由作曲家「蘇沙」創作的,蘇沙被尊稱為「進行曲之王」,因為他的進行曲實在是太受喜愛了,例如「華聖頓郵報」、「永遠的星條旗」都是很常被演奏的音樂。

(這位帥哥未免也唱得太投入了!)

這首樂曲總共有88小節,相較於三年級藝文課本裡最多約24小節的歌曲,份量好像多很多。但是,這時就可以告訴學生,西洋古典音樂裡其實有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主題音樂不斷的在重複,以減低學生恐懼的心理,或做為偷懶的藉口。以這首《進行曲》為例,樂曲除了在41小節到48小節出現連續16分音符的四連音外,簡直可說作曲家只是將主題音樂重複四次而已,連簡單的變奏手法都沒用上,並無特殊之處;再加上速度其實並不像其他進行曲那麼快,個人認為和緩中還略帶有一種王室莊嚴的氣氛,因此很適合做為兒童音樂欣賞的入門曲目。所以,我會先示範前四小節(第一行)的主題音樂讓學生模仿,待學生精熟後,從第三行起,就可以開始試著讓學生慢慢跟著老師哼唱。當中,難免會有部分學生因未能完全掌握如切分音等節奏,或識譜能力尚未純熟而導致不整齊,產生誤差狀況;此時只要略加提點,通常一般正常的學生都會有所改善,同時間接也可以打好學生的音樂基礎。

完整的引導學生唱完兩次樂譜後,就可以開始配合播放音樂,要求學生隨著音樂的進行,指出音符在樂譜上的所在。由於該樂曲重複的段落較多,完整的唱完一遍,其實就等於唱了四遍,更何況是唱兩遍,其實就等於唱了八遍。一首樂曲如果唱了八遍,學生還不能進入狀況,那身為老師的其實也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無須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第一次播放音樂時,老師還是需要提醒一下學生要準備跳下一行了,甚至隨機唱出目前正在播放的音樂片段,不要讓學生稍一閃神就搞不清楚到底走到哪裡;大約經過三次的練習,就可以進行簡單的隨堂測驗,即是在播放音樂時,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暫停,然後請學生指出目前在樂譜上的位置。

~*~*~*~*~*~*~*~*~

♫♫♫** ♫♫*♫~~~~

~*~三忠~*~

~*~三孝~*~

~*~三仁~*~

~*~*~*~*~*~*~*~*~

~*~三愛~*~

~*~三信~*~

♫♫♫** ♫♫*♫~~~~

~*~三義~*~

------------------------------------------------

°:;+'♫;◦°*°:;+'♫;◦°*°:;+'♫;◦°*°:;+'♫;◦°*°:;+'♫;◦°*

在特教老師的耐心引導下,資源班的學生也跟著有模有樣地隨著音樂認起譜來。

~~~~~~~~~我是分隔線~~~~~~~~~~

===↓===↓柴可夫斯基↓===↓===

    俄羅斯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音樂家,二十一歲才開始正式的上音樂理論課程,考進聖彼得堡音樂院。由於在學校表現太過優異,一畢業就獲得莫斯科音樂院和聲學教授的職位。因為起步晚,所以柴可夫斯基特別努力創作,不到幾年的功夫,全歐洲都希望聽到他的音樂,同時也得到一位富有的寡婦梅克夫人長期的贊助,支持他專心作曲。1891年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傳到了美洲大陸,他自己也親自參與了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巴爾的摩與費城他的音樂發表會。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首演完他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Pathetique)之後九天,突然因不明原因過世,享年五十三歲。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其實包含了許多不同國家的元素,法國、義大利與德國音樂的影響隨處可見,但俄羅斯民謠仍是他創作的泉源。柴可夫斯基最擅長以動人的旋律、激昂的舞曲節奏呈現華麗的管弦色彩,其著名作品包括第四、五、六號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風序曲、芭蕾舞音樂〈天鵝湖〉、〈睡美人〉與〈胡桃鉗〉、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斯拉夫進行曲〉與〈1812序曲〉及許多不同種類的音樂小品。

    自從《天鵝湖》大獲全勝後,人們焦急地盼望新作品面世。1891年,柴可夫斯基被指派編寫《胡桃夾子》,這是一首全新的芭蕾舞曲,至1892年終於把它完成。他寫曲進度緩慢, 他認為:「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對工作提不起勁。」他一開始便不喜歡《胡桃夾子》的主題:托兒所裡的小朋友,幻想聖誕禮物,會一朝變成有生命的玩具。後來,他態度軟化。於1891年他記述:「我開始和芭蕾舞的主題妥協。」一般評論家都不相信他曾作出改變,尤其在聖彼德堡首場演出後,當地評論都是嚴厲而苛責的。儘管演出時籌備工夫美侖美煥,但聽眾反應卻異常冷淡。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充滿浪漫情懷,作品主觀色彩濃厚,抒發著自己內心的情感。他既非為大眾的喜惡而作,更不會單為金錢。他的作品充滿激烈澎湃的節奏和旋律,滲透著複雜的個人情意結,構成了一首首華美繽紛的樂章。作品如《天鵝湖》、《胡桃夾子》及《睡美人》等,簡直主宰著古典芭蕾舞的音樂世界

 

 

參考網頁:

音樂欣賞

http://www3.tn.edu.tw/content/music/content/themes/enjoy/enjoy.htm

兒童音樂欣賞之探討~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助理研究員劉英淑

http://www.shps.chc.edu.tw/index/music1/html/sc1.htm

第五節 基本能力四: 表達、溝通與分享

http://teach.eje.edu.tw/data/%B0%F2%A5%BB%AF%E0%A4O%B9%EA%BD%EE%B5%A6%B2%A4%B1M%C3D%AC%E3%A8s%B3%F8%A7i/ch3/10-4.htm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古典音樂欣賞/三百年來的各家各派/國民樂派興起/柴可夫斯基

http://www.arte.gov.tw/classical-music/04/04_4/04_4a.htm

音樂小天地/作曲家介紹

http://www.yottkpps.edu.hk/subject/Music/musicworld/Tchaikovsky.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g56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